如何将新的知识吸收到你的阅读体系中?
16 如何将新的知识吸收到你的阅读体系中?
我们先前聊到了如何萃取文本中的知识信息,也聊了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将我们获取到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呢。
因为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那么就相当于你的知识体系和当下阅读获得的信息是割裂的,你就会像一台不能读写硬盘的电脑,每次得到的信息只能存储在有限的内存里,不能真正存入硬盘供自己随时调用。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觉得你可以试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01 找到锚点,先建立链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肯定是你之前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体系本身是分门别类比较清晰的,与此同时,你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也是比较谨慎的,那么你便可以试图去找你的阅读材料和你的知识库门类之间的共同之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载入锚点,就此,你可以将获取到的信息通过这一联系写入你的知识库。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的知识体系里有关于现代主义文学这一门类,那么你读完《荒原》这首长诗之后,你是可以将所得的关键信息归纳到里面去的。
02 如果不能单点输入,可以试着用多点链接
当然有时候新知识和原有体系归类并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应关系。你会发现波伏娃的作品以及她所提出的一些观点既可以补充到女性主义这个类别里,也可以补充到存在主义这个类别中。
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很头疼,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很难建立单点的知识链接,如果强行要将获取的关于波伏娃的信息放入女性主义理论这一类别中,那么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就是波伏娃的理论和观点会被过度概括,要么就是女性主义理论中会冒出一些不属于这一领域门类的知识。
但是这个时候其实是有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那就是你可以试着建立多点链接。把波伏娃关于女性主义理论的部分内容放入女性主义这一门类中,把其关于存在主义的理论观点放入存在主义这一分类内,不要执意将信息归到一类上去。
这样你就完美地避开了两难的抉择。
03 遇到无法归类的内容信息,不妨建立悬置仓库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情况读者遇到也会觉得挺头疼的,那就当你发现读完后获得的信息无法归类到你现在的知识库里。
这其实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越是当代的作品,你可提取的资料就越少,而且很多当代文本都无法分门别类,连专家学者都无法直接对此盖棺定论。
那么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其实问题也不是特别难,毕竟相对来说,你获取到的无法归类的信息还是比较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可以考虑将其放入悬置缓存的内容库。
只要是无法分类的内容,你都可以将其先放进去,然后定期去梳理整理,日后同类的内容多了你也可以建一个新的类别,再将它们归类。
04 双向链接确保知识的连贯性
很多时候单方面的归纳会让我们思维处在一个单向结构中,很难盘活整个知识库。而且遇到某一作家或者学者的作品或理论跨度比较大时,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便会因为你的知识库布局而碎片化。
但是一旦我们建立了双向链接,被切割分类的信息就能再次凝聚或者串联起来,从而让我们更方便地调用分布在不同标签和类别中的关联信息。这既保护被分类的内容的完整性,又能确保原有分类秩序的有效性。
那么以上就是将新知识纳入阅读体系的具体方法,大家不妨去实践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