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工作场所
在医用电离辐射体系内,就受照剂量而言,放射治疗施加给患者的电离辐射剂量远大于X射线诊断、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诊疗,它施加给患者的照射剂量大到足以杀死病变细胞和暴露在照射野中的正常细胞,因此,放射治疗的潜在照射危害风险也最大。在早期放射治疗年代,由于技术原因和人们的防护知识和意识缺位,许多患者接受了超量的不必要的辐射照射而诱导出确定性的损伤效应和第二原发癌。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放射治疗设备实行了严格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目前已能实现精准的靶向照射,大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细胞的照射。放射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射线对肿瘤的伤害最大化,对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损伤最小化,进而减少治疗的相关急性和远期的副作用。要做好放射治疗工作场所的防护,一方面,要在场所的选址、设计、建造与布局上做好充分的论证,所有程序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放射卫生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对患者、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安全与防护。
由于放射治疗所需的受照剂量很大,对患者佩戴个人辐射防护用品发挥不了作用;隔离操作且机房的防护措施很完善,放射工作人员也不需要穿戴防护用品。因此,放射治疗工作场所不要求配备辐射防护用品,但是要求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和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能实时对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数值超标后立即报警提醒;辐射巡测仪能监测机房外环境的辐射剂量率,以防机房外有辐射泄漏。因此,个人剂量报警仪和辐射巡测仪是开展放射治疗工作必须配备的辅助设备。
调查的2244家放射诊疗机构中有26家开展放射治疗工作,三级医院19家、二级医院5家、未评级医院2家,每家医院均配备了辐射巡测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未评级医院分别配备了22台、7台和2台辐射巡测仪,三级医院平均每家配备1.16台,二级医院平均每家配备1.40台,未评级医院平均每家配备1台,各级医院配备的辐射巡测仪均能满足放射治疗工作要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未评级医院分别配备了106台、15台和5台个人剂量报警仪,个人剂量报警仪是为从事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配备,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未评级医院分别有放射治疗工作人员359人、38人和15人。平均每位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报警仪配备的情况为:三级医院0.30台/人、二级医院0.39台/人、未评级医院0.33台/人,各级医院配备均不足1台/人。从事放射治疗活动中要保证每位开展工作的人员配备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医院现有的个人剂量报警仪数量少,不能满足要求,医院需加强对放射治疗工作的重视,增加个人剂量报警仪的配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