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的观察力,体现出智慧

细腻的观察力,体现出智慧

小故事

12岁的小美是个很聪明的女孩,从小她就对周围的事充满了好奇。还在上幼儿园时,她就总是喜欢问爸爸妈妈“为什么”,后来,被她问烦了的爸爸妈妈就对她说:“如果你不明白,你就自己去求证,这样不是更有意思吗?”小美点了点头,她觉得爸爸妈妈的话很有道理。

上中学的时候,她发现数学题中有个错误,她想找爸爸妈妈问问,但是她想起爸爸以前说的让她自己求证的话,便关起门来自己演算起来,经过多次推算,她确定是题目有问题。第二天,她将自己的推算结果交给老师,老师将其整理成论文,并以小美的名义发表了,小美为此还获得了市里颁发的奖励。

爸爸妈妈知道后,都为小美感到自豪,而老师也在班上表扬了小美,说小美是个观察力强的好孩子。

分析

一位教育名家曾充满深情地说过:“我最爱孩子熠熠发光的眼睛,因为那是求索的眼睛,是追问的眼睛,是善于思考与观察的眼睛。”可是,在今天,许多女孩眼神涣散,做起事来漫不经心,对生活缺乏敏锐感知力与观察力。

有人说,人的成功来自智慧的运用。而智慧的产生又和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不开。没有观察,就没有正确的思考,就没有新事物的发现,也就没有了智慧与成功。要获得智慧,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打开观察力的宝库。达尔文曾经讲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很快就要消失的事物,并且对它们仔细观察方面,比一般人强些罢了。”另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俄国的巴甫洛夫则在自己的实验室门外,工整地刻上了这样的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生活中的女孩们,只有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留心身边的事物,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孩子都想成长为优秀的大人,然而,不少女孩在做事与学习过程中有粗心大意的习惯,认为那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对待。但是,正是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我们失去了许多原本属于自己的机会,给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损失。

一个人的观察力如何,直接影响他的一生。因为观察力是我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途径。不会观察者,不可能拥有杰出的智慧,也不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女孩,要想让自己的思维更敏捷,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要想探索科学的奥秘,就得仔细观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解决方案

观察力的训练并不是毫无章法的,为此,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责任心

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是有目的的。在观察的过程中,你也只有带着目的进行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提高观察力。

明确观察目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认识到观察力的重要性,认清观察对自身职能发展的好处;第二层是在观察事物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比如,在家中,你可以找出一件工艺品,观察其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特点等,在观察的过程中,你还可以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

2.明确观察对象,制订观察计划

这样就可以将观察力集中到要观察的对象上,并按部就班,从容观察,从而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比如,你可以自己种一盆花,然后每天观察其变化,还可以写观察日记。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有趣味,又有丰富的内容,效果很好。

3.观察时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注意力是观察力的重要品格之一。只有提高注意力,对观察对象全神贯注,才能做到观察全面而具体,才能了解对象的细节。

4.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提高观察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具有好奇心,对其观察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坚持长期持久地观察而不感到厌倦,从而提高观察力。

5.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捕捉机遇。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6.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

如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要注意被观察对象的典型性。

不懂得观察的方法,这样的观察是不会发现什么的,对学习和工作也不会带来益处;相反,却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工作的效率。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实验中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解剖(或分解)观察和比较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观察不同的对象,出于不同的目的,应事先考虑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小贴士

总之,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观察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活中留意一事一物,能帮你提高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