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科
2025年08月10日
麻黄科
麻黄科Ephedraceae.是轮藻总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松纲麻黄目的一科。本科有1属约40种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东南部及非洲北部等干旱、荒漠地区。我国有12种及4变种,药用15种,分布较广,以西北各省区及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种类较多。生于荒漠及土壤瘠薄处,有固沙保土作用。由于乱采滥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现已受国家保护。
形态特征:叶退化成膜质,2~3片在节上对生或轮生,约1/2或2/3合生成鞘,上部呈三角状裂齿,稀呈丝状而长达1厘米。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生枝顶或叶腋,具2~8对交互对生或轮生(每轮3枚)膜质苞片;雄球花单生或数个丛生,或3~5个组成复穗花序,每苞腋生1雄花,雄花具膜质、仅顶端分离的假花被,雄蕊2~8,花丝连合成1~2束,花药1~3室,花粉椭圆形,具不同数目的纵肋和凹谷,纵肋逐渐向两端汇合,但不连接,无萌发孔;雌球花仅顶端1~3枚苞片,腋部生有雌花,雌花具革质、囊状假花被,胚珠上部有膜质花被延长的珠被管,从假花被管伸出。雌球花发育后苞片增厚成肉质、红色或橘红色,稀为膜质,假花被发育成革质假种皮;种子具肉质或粉质胚乳。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属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