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科

旋花科

旋花科Convolvul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目的一科,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我国有23属约110种,南北均有,大部分属种产于西南和华南。云南有19属约74种,多数分布在南部。

形态特征:草本、亚灌木或灌木,偶为乔木,在干旱地区有些种类变成多刺的矮灌丛,或为寄生植物(菟丝子属Cuscuta);被各式单毛或分叉的毛;常有乳汁;具双韧维管束;有些种类地下具肉质的块根。茎缠绕或攀缘,有时平卧或匍匐,偶有直立者。叶互生,螺旋排列,寄生种类无叶,通常为单叶,全缘,或不同深度的掌状或羽状分裂至全裂;无托叶,有时有假托叶(为缩短的腋枝的叶);有叶柄。花通常显著,美丽,单生于叶腋,或少花至多花组成腋生聚伞花序,有时总状、圆锥状、伞形或头状,极少为二歧蝎尾状聚伞花序。苞片成对,很小,有时叶状,有时总苞状,盾苞藤属Neuropeltis苞片在果期极增大,托于果下。花整齐,两性,5数;花萼分离,覆瓦状排列,外萼片常比内萼片大,宿存,有时在果期增大。花冠合瓣,漏斗状、钟状、高脚碟状或坛状,冠檐近全缘或5裂,极少每裂片又具2小裂片,蕾期旋转折扇状或镊合状至内向镊合状;花冠外常有5条明显的被毛或无毛的瓣中带。通常为蒴果,室背开裂、周裂、盖裂或不规则破裂,稀为不开裂的浆果或果皮干燥坚硬呈坚果状。种子和胚珠同数,或由于不育而减少,通常呈三棱形,种皮光滑或有各式毛;胚乳小,肉质至软骨质;胚大,具宽的褶皱或折扇状,全缘或凹头或2裂的子叶。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属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