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胡子草
羊胡子草Eriophorum scheuchzeri Hoppe是莎草科羊胡子草属多年生地被草本植物。根状茎细长,匍匐状,纤细。老叶鞘褐色,具灰黑色呈纤维状分裂的旧叶鞘,叶短于秆,卷折。春季3月初开始返青,11月下旬枯黄,全年绿色期260~270天。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俄罗斯、蒙古国也有分布。羊胡子草耐寒力强,抗旱性好,耐盐碱、耐瘠薄,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但耐践踏能力较差,不耐炎热高温。一般多在春、秋两季采用植株分栽法进行穴栽或条栽,亦可播种繁殖。

药用价值:味苦、涩,性平。具有除湿,祛风散寒,敛疮,通经络,平喘咳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喘咳,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常用量10~15g。临床上也用于治疗黄水疮,湿疹及小儿羊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