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夫:国产汽车核心零部件执牛耳者
张杰夫是一位罕见的创业者,他抛弃了二十四年的国有企业高级工程师的舒适生活,离开奋斗了三年的比亚迪高管岗位,在创业道路上越干越欢,带领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依思普林”)获得2014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017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赛)新能源行业总决赛成长组一等奖等荣誉,并且获得4轮风险投资。年过五旬的他,满头青丝,语调悠然,创业在他眼里已经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修炼。
比亚迪的橄榄枝
2008年,张杰夫接到一份来自比亚迪的聘书,于是毅然辞掉了江西一家国有企业研发部经理的职务,南下深圳加入比亚迪。
那时,张杰夫已过不惑之年,在国有企业工作了二十四年,取得一系列出色的科研成果,在行业内也声名远扬。毕业于南昌大学半导体专业的张杰夫,一直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首次研发快速晶闸管的科技人员,并顺利完成了德国AEG公司快速晶闸管T290、T520国产化替代工作,满足了东风汽车铸造厂、锻造厂以及武汉钢铁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等骨干厂的产品需求,完全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并推动国家功率电力电子技术赶上国外同期水平。
为什么比亚迪会向张杰夫伸出橄榄枝呢?
原来,比亚迪在2008年计划组建国内第一家汽车IGBT(5)模块设计及产业化工厂,专门聘请张杰夫担任厂长一职。IGBT模块为汽车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占控制器成本的40%左右,长期被德国英飞凌和日本富士、三菱等几家公司垄断,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剧增,将面临加价、缺货、交期长等市场风险,比亚迪希望自己能研制生产IGBT模块,不受制于跨国企业。
“我刚到比亚迪时,感觉这里跟内地国企相比太不一样了,平台不一样,投入不一样,合作伙伴也不一样。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对这里的一切都感觉非常新鲜,自己也变得年轻而充满干劲,把在比亚迪做厂长当作登上了人生最光彩照人的舞台。我尽情地投入精力,释放才华,可以说,那三年就如海绵一样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我既要组建团队、引导研发、寻找市场突破口,又要学习公司经营管理和组织架构、流程梳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
张杰夫对建设新工厂全身心投入,换来了累累硕果。那三年,张杰夫以厂为家,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技术团队,完成汽车级IGBT模块厂的生产线规划,以及工艺路线、产品设计、生产标准及产品标准测试制订工作。后来,他还带领团队开发了技术含量很高的双离合器控制模块。
五根手指头,只有捏成拳头才有力量
企业的命运总是充满变数。2011年,比亚迪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电动汽车市场也看不见前途。比亚迪内部对各个项目都进行裁员,张杰夫所在的工厂也要裁掉一批员工。这时,张杰夫坐不住了,他知道这些宝贵的技术骨干一旦离职,散落到各地,就没有价值了,必须挽留核心技术骨干。
“就好比五根手指头,只有捏成拳头才有力量啊!留在比亚迪已不现实,唯有自己创业,带团队另起炉灶,才能把这些同甘共苦三年的骨干聚集在一处。”张杰夫把创业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和朋友,得到大力支持。他的爱人卖掉了一套房子,朋友入股200万元,一共凑了650万元。2012年9月,张杰夫与从比亚迪辞职出来的几位核心技术骨干,在龙岗留学生产业园成立了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瞄准电动汽车的IGBT模块产业化开始创业。
一家初创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活下来,一定要对市场需求有很敏锐的捕捉能力,并用创新技术满足市场的需求。张杰夫就是个很好的舵手,他有猎犬一样敏锐的嗅觉,对细分市场的判断极为准确。
“比亚迪研制生产的IGBT模块只供自己的电动汽车使用。国内很多电动汽车厂家也需要IGBT模块,只能采购国外的产品。而洋品牌对国内很多细分市场的具体需求并不了解,比如,国内有数量众多的电动物流车、微型面包车等车型,如果我们研制性价比更高的IGBT模块,肯定就能打开市场。问题是车型这么多,先针对哪个车型研制相应的产品呢?我们刚创立之时,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并不景气,我就选了电动大巴市场这个细分市场作为突破口。因为大城市污染日益严重,节能环保是大势所趋。加上国内的公交公司是国有企业,公交线路可控,发展电动大巴应该是各地政府都会大力支持的方向。因此依思普林就瞄准电动大巴IGBT模块进行研发,这个是我们规划的第一款产品。”张杰夫介绍。依思普林成立后,致力于技术创新工作,在全球笫一个推出电动大巴IGBT模块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款电动大巴IGBT模块成功将外资品牌从五洲龙公司供应商名单中挤出去,让依思普林在电动大巴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细分领域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有先有后,创业者要准确判断细分领域的爆发时间点,再提前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布局,这样才能踩稳节拍。张杰夫再次准确预测城市物流车会在2013年兴起,并且在2014年设计推出城市电动物流车IGBT模块产品,获得PCT国际发明专利。利用该产品,依思普林在城市物流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20%。
依思普林2016年独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IGBT模块,2018年在国内首家完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这个产品可以说是我们的拳头产品,至少三年可以横扫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张杰夫细数动力总成产品的优点:高度集成、低成本、可靠性高、易安装、高功率密度。
张杰夫分析道:“我们提出用技术换市场,也就是说,针对整车厂希望在零部件和售后环节挣钱,我们只要开放出底层技术,跟整车厂深入合作,就可以迅速打开市场。我们的动力总成产品在整车成本控制上有明显优势,通过结合IGBT模块和动力一体化总成方案,可为整车厂带来综合成本效益,如采购成本、制造费用以及设计成本等方面,同时可以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共享、方案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成本下降空间。这对整车厂来说太重要了。因此,我们去年推出这个动力总成产品,立即赢得国内一线电动汽车整车厂的响应,纷纷上门寻求合作。”
创新肯定不能只靠一两个人
2014年11月,依思普林参加了2014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奖(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有机会参加全国总决赛。当时全国总决赛是在山东济宁举行,山东红桥投资公司的负责人是评委之一。比赛结束后,红桥投资公司项目经理马上到深圳考察依思普林,不到三周,970万元的投资款就到位。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深创赛,没想到就很轻松完成了A轮融资。利用这笔资金,我们开发出新的产品,拓展市场。2015年,国华投资公司对我们进行B轮投资,投资1200万元。2016年4月,创东方、深圳远志资本、前海睿泽、上市企业沃尔核材4家公司联合投资1.08亿元,C轮融资顺利完成。”张杰夫说。
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文重点扶持IGBT发展。借助政策的东风,以及投资商的资金助力,依思普林在汽车零配件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目前,依思普林是国内唯一拥有IGBT模块设计、封测、生产等整套技术的第三方企业,可为整车企业进行定制、高度集成各种IGBT模块,装机量已经突破4万台。
“2017年是电动汽乘用车市场启动的关键一年,我们针对这个市场开发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品非常受欢迎。2017年4月,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暨第九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开赛,我怀着感恩的心情报名参赛。在深圳赛区比赛的时候,我介绍自己2014年首次参加深创赛获得了A轮投资,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因此要来再次参赛,把最好的研发成果——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品带给大赛表示感恩。没想到,我又一次获得代表深圳企业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机会。我当时想,这次就不是冲着获奖来参赛的,所以决赛的时候,我只身一人来到山东德州决赛现场。令我无比意外的是,依思普林竟然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节能环保行业一等奖。”张杰夫说。

2018年5月,依思普林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自主品牌博览会
此次获奖,依思普林立即吸引了全国一线投资商的目光。张杰夫有自己的谋划:“之前,我们融资三轮,选择的机会不够多,现在我们就有话语权了。我想引入产业资本,看投资商对公司的市场拓展、治理等方面是否有帮助,这样就可以借第四轮融资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整合资源。”
2018年5月,依思普林完成D轮融资。上亿元的资金用来做什么呢?张杰夫有更远大的目标。一方面,要上马芯片的研发生产。依思普林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已经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如此,不但可以提升依思普林电机控制器和动力总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必将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中的明星产品。另一方面,依思普林针对国际上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难题——轻混合动力汽车IGBT模块——展开研发,整套系统控制在6000元以内。这个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在国内外电动汽车市场上独领风骚。
张杰夫对获奖、融资并不得意,他最愿意聊的是企业管理:“我们现在有140多人的团队,有员工持股平台,对主管以上的员工都有股权激励,员工稳定性很好。企业发展靠创新,而创新肯定不能只靠一两个人,必须依靠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要为员工搭建一个做事业的平台,大家在依思普林这个平台上为电动汽车产业贡献各自的聪明才智,每个员工也要能分享到企业成长的实惠,这样才能形成多赢的创业格局。”
“创业,需要找到三观一致、能力互补的伙伴,组建一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围绕共同的目标奋斗。”
蒋晶晶,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蔬菜学专业,喜萃植物工厂创始人兼CEO。国家智慧植物工厂创新联盟常任主席、深圳市设施农业协会副会长。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和副研究员。
-
喜萃植物工厂获2017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生物与生命健康行业决赛企业组二等奖、2017年深圳龙岗区“启迪杯”创新创业大赛企业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