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义海:看准节能方向义无反顾去创业

石义海:看准节能方向义无反顾去创业

2010年,从江西农村走出来的石义海在不惑之年创办了深圳市鸿效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效节能”),选择了节能作为创业的方向。

石义海说:“节能降耗,回馈社会,这将成为我终生的事业舞台。”

第一次创业的机会

1991年,23岁的石义海从江西九江来到深圳。那个时候,深圳基础建设比较薄弱,需要各类技术人才,石义海很顺利就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德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德邦电子”)担任技术主管。

石义海回忆:“我是学无线电专业的,以前在九江一家国企工作,月薪不到200元,到深圳来工作收入会高很多,后来从德邦电子跳槽到了华广电子,做了两年厂长,学习并积累了一些企业管理的经验。”

1996年,石义海跳槽到从事寻呼发射机开发、生产、销售的泰立康做销售员。虽然当时做销售员底薪不高,但他认为自己在销售岗位上得到的锻炼最大,而且勤奋的天性让他有了第一次创业的机会。

“我当时选择当销售员是想挑战自己,因为我本来性格极为内向腼腆,说话还会脸红。刚做销售员的时候,连电话也不敢打,有时说话也说不清楚。但是没办法,你得生存啊,人很多的时候都是逼出来的。”石义海说,“我硬着头皮一家一家打电话,别人说有购买发射机的意向,我就上门去沟通、推广,最终成为公司业务量最大的销售员,个人业务占了全公司销售收入的七八成。”

石义海从一个内向的工程师成功转型为金牌销售员,其背后的秘诀就是两个字:勤奋。他每天都坚持工作到六七点以后才下班,有时甚至到十点才顶着星光回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苦拼搏了大半年的石义海,终于在1996年年底拿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笔大订单。他笑着说:“那是梧州邮电局,一次性订购了15套寻呼发射机,60多万元的订单啊!至今想起来都还会激动。”

正是这份销售工作让石义海进入自己所喜爱并熟悉的通信行业,而且还锻炼了他的胆量和沟通能力,增强了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销售最能锻炼人。我是做研发出身的,所以过去不太懂得与客户沟通,或者说不太懂得听取客户的需求。做了销售员后,就要把产品对客户解释清楚,还要琢磨客户的真实想法,这段经历对我日后创业很有帮助。”

石义海的勤奋、专业、热情赢得了泰立康老板的信任,泰立康当时准备进入别的领域发展,就把寻呼发射机的技术和业务全都转让给了石义海。1997年8月,石义海在福田区注册成立深圳市泰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泰吉通信”),专门研制、生产、销售寻呼发射机。泰吉通信从3个人起步,发展到后来的20多人,最初两年做得顺风顺水,1999年达到最高峰,年收入近千万元。

投资失败,再次选择创业

2002年前后,寻呼行业很快走向衰落,泰吉通信也解散了。石义海带着在通信行业赚到的第一桶金,在全国范围寻找投资机会。

“那几年,我在贵州投资了铁矿项目,后来在湖南投资水电站,这些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亏了近2000万元。”石义海不无惋惜地说。

2010年,他又回到了深圳这片他最熟悉的土地,用最后剩下的几百万元资金投资成立了深圳市鸿效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最终确定针对水泵节能进行创业。

鸿效节能刚成立的时候,入驻深圳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享受南山区科创局对于入孵企业租金优惠的支持。从这次创业之初,石义海就为鸿效节能确定了EMC(合同能源管理)的盈利模式,也就是由鸿效节能提供节能供水设备给客户免费使用,再从节省的电费收益中分成。这个盈利模式受到物业管理公司的欢迎,但前期启动需要垫付一大笔设备款及人工费用。为此,石义海从亲戚朋友处借款、向银行借款、卖房卖车,四处筹集资金。家人对此很不理解,纷纷反对他的孤注一掷。

“我对这个行业的前景看得很明白,但家人那时看不明白,反对的声音很大。”这是最令石义海感到痛苦的地方。

创业过程中,也有让石义海非常感动的时刻。鸿效节能的第一个客户就是深圳市科技园物业总公司。鸿效节能一个月可以给该公司的一个小区节约4000多度电。石义海不无骄傲地说:“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节省下来的电费在他们总开支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品牌,而传统的水泵容易坏,两三年后经常需要维修。我们的节能水泵免费供他们使用,寿命长达十年,如有问题,一个电话就上门维修,对物业公司而言省心、省钱、省人工,还能赚到节能的钱,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有了科技园物业总公司这个样板工程,我们的节能业务在深圳市就好推广了。”

“创业之星”大赛中一炮打响

鸿效节能成立的前三年,石义海过得非常艰难,一边要加大投入做产品研发,一边要垫付设备费用及开拓市场,因此债台高筑。

2013年,从亲朋好友处再也借不到钱,石义海只好求助银行。招商银行同意给予鸿效节能2000万元贷款,但需要石义海拿出鸿效节能20%的股权给招银国际作为质押,招银国际才同意为鸿效节能做担保。如果石义海不能如期偿还贷款,20%的股权就要贱价卖给招银国际。石义海答应了这个条件,2000万元贷款到位后,鸿效节能的业务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14年秋天,鸿效节能带着“智能节能供水系统”项目参加南山“创业之星”大赛。在项目路演环节,石义海举例说,曼哈顿商业广场改造前每月用电16463度,改造后为5430度,节电率67%。招商物业在南山区的20多个楼盘都使用了鸿效节能水泵,节能效果显著。最后,这一项目凭借多个技术创新点和独特的盈利模式获得大赛决赛企业组二等奖。

在南山“创业之星”大赛中一炮打响后,鸿效节能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不仅很多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自来水厂知道了鸿效节能的EMC服务并找上门来寻求业务合作,不少投资商也关注鸿效节能优秀的节能产品和独特的盈利模式,开始与鸿效节能接触。2015年5月,鸿效节能获得上海胜道基金公司、深圳市拉芳投资有限公司共计3000万元的投资。

“如果说2012年朋友的1000万元投资让鸿效节能站住脚跟,那么后期的投资就让鸿效节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很快我们就做到行业第一名。”石义海对鸿效节能承担的节能服务项目如数家珍:招商局物业、万科物业、保利物业、金地物业、中信物业、长城物业、佳兆业物业等全国一千强物业公司有70%成为鸿效节能的客户,鸿效节能成为各个物业公司长期合作的节能服务商。

鸿效节能不仅给物业公司提供节能服务,还为自来水公司提供节能改造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合作共赢是鸿效节能的经营理念。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国客户,鸿效节能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地开设了26个办事处,大力推广节能供水业务。

石义海对各地办事处经理的工作效率很满意,他说:“这些业务经理热爱节能事业,非常敬业,勇于拼搏。就拿深圳办事处来说,才十几个人的团队,每年可以新做七八十个楼盘,累计做了800多个楼盘的供水节能项目。我们所实施的节能项目每年节电2亿多度,相当于节省电费1亿多元。”

“创业要做最坏的打算。没有强大的心脏、过人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不要轻易创业。2012年、2013年是最艰难的阶段,真是苦苦支撑,等待着柳暗花明的日子到来。如今,我以前借的钱全都还清了,公司的利润每年都在稳定地增长。”说到这里,石义海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我非常看好节能这个方向,因为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是未来中国很长时间要走的路。我希望有一天,我国的GDP(5)能耗能降到世界平均水平。鸿效节能要为此继续努力,尽自己的责任。”

在节能领域继续大胆深耕

在石义海看来,节能领域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他决定一头扎进去,开拓更大的事业疆域。

经过多年的摸索,石义海深知,做节能事业见效比较慢,需要沉下心来耕耘。“如果只是单纯去销售节能水泵,一年营业额可能有几个亿。我们做节能服务,销售收入增长并不迅猛,但投入五年后就进入收获期,那个时候利润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石义海坚信自己的判断,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创业是一个会调动创业者周身细胞的事情,作为技术型的创业者,我全部身心都聚焦在企业上,企业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事情,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研发、业务、团队管理、现金流等,甚至睡觉时也会思考企业的问题。”

2017年,石义海牵头研发了一套厨房节能系统,针对大型食堂、中央厨房里的冷柜、排风机、蒸柜、洗碗机、热水器等进行节能改造,节电率50%以上。鸿效节能对连锁酒楼和宾馆仍然采取节能电费分成的模式。

“我们通过对炉灶热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热水设备使用频率、调整排风机的风速、改造洗碗机的水泵等措施进行节能改造,大型食堂一个月可以节省电费两三万元。如今,富士康中央厨房、国贸旋转餐厅、富临集团等都纷纷与鸿效节能签约,享受我们提供的EMC节能服务。”石义海介绍道。

另外,石义海计划从2018年开始在香港开展节能EMC服务。香港一家上市企业有市场资源和雄厚资金,石义海提供节能技术和EMC项目管理经验,双方将携手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拓香港的节能市场。

2018年,鸿效节能全年可实现节电3亿多度的目标,净利润可达4000万元。石义海说:“高层楼宇供水节能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全国约有30万个小区,其中90%的小区有50%的节能空间。目前已改造约1万个小区,我们公司做了4000多个,所以这个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聚焦节能领域。为社会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是鸿效节能的使命和目标。我们会用技术创新来不断追求更好的节能效果。”

“创业不会是一蹴而就,也不会是一帆风顺,其间必须经历一些挫折,踏过几片荆棘。”

孙蓬,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任职于强生、美敦力、BD、心诺普等。

-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2016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生物与生命行业决赛企业组二等奖、2016年艾卫德创新创业大赛(生物与生命科技)企业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