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炎:瞄准基因测序产业归国创业

许明炎:瞄准基因测序产业归国创业

许明炎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后,回国创办了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普洛斯”),用三年时间完成4轮融资,总额数亿元。软银中国、深创投、磐谷创投、优选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是海普洛斯投资商。海普洛斯还成为软银在精准医疗和液体活检领域布局的唯一中国企业。

回首创业之路,许明炎说:“海归创业者需要多动腿、走起来、接地气。简单一句话,就是海归创业一定要够‘土’。”

留美:从科研人员到创业者

2008年8月5日,许明炎登上去美国的飞机。平生第一次坐飞机的他激动而忐忑。命运对他是垂青的,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给他提供了全额奖学金,因此他要把五年时光投入到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想到这里,许明炎不免心潮澎湃。

刚到新墨西哥大学,生活给他造成巨大压力。因为他下飞机后口袋里只有200美元,而在美国租房加上押金至少要1000美元。他也买不起笔记本电脑,从学习装备到生活必需品都成问题。“我的父母是江西上饶的普通农民,我是家中长子,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非常贫困,去美国留学全靠奖学金,可奖学金要到美国半个月以后才能领到。”许明炎回忆起初到美国的拮据时光。

与拮据相比,更可怕的是,许明炎的学习难以进入正常状态,第一次考试就惨遭“滑铁卢”。“我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跟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还相去甚远。老师找我谈话,一是听说我本科、硕士阶段没有学习过生物学课程,提出帮我补课,二是告诉我如果成绩继续这样糟糕,将取消全额奖学金,甚至需要推迟一年毕业——这对我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我逼迫自己必须尽快赶上去。我买不起笔记本电脑,查资料不方便,就去图书馆看书到深夜,打印资料,把生物方面的名词解释贴满整个宿舍,每天睡眠不到四个小时,夜以继日地补课。”就这样,用了两个月时间,许明炎把本科和硕士阶段要学习的生物学书本全部学习了几遍,掌握了所有基本知识,上课不再有困难,第二次考试成绩就在85分以上了。

令许明炎感到幸运的是,他的导师杰瑞米·爱德华兹(Jeremy S. Edwards)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治·丘奇(George M. Church)的得意弟子,一直从事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

度过了初到美国的不适应阶段后,许明炎开始进入游刃有余的学习状态,甚至找到了研究的乐趣。“我进入杰瑞米实验室后,有效地结合我本科的化学背景、硕士的医药背景,以及博士的生物医学背景,将这几者牢牢结合在一起,专注于基因测序技术以及测序仪的研发。博士期间,我在测序样本的文库制备、测序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方面,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微量样本的测序前处理、单细胞的扩增、单倍型测序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我所在的团队还申请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项目,获得了3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

海普洛斯创始人团队:温媛(左一)、许明炎(左二)、陈实富(右二)、方文(右一)

2012年,旧金山一家初创公司——寒武纪基因组学公司(Cambrian Genomics)的创始人找到许明炎,多次邀请他加入,负责测序技术及仪器的搭建,以及后续用于3D打印DNA(1)的整个流程。2013年5月,许明炎全家搬到了旧金山,白天工作,晚上继续写毕业论文,6月回学校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之后,他在寒武纪基因组学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与同事一起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定位分别回收DNA的二代测序仪。

在旧金山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许明炎强烈感受到创业氛围的冲击,这是美国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在这里,许明炎完成了从科研人员向创业者的身份转变,因为寒武纪基因组学公司是一家初创的科技公司,许明炎每天需要接待几拨投资商,向他们介绍技术的先进性和产业化的前景。这一年下来,寒武纪基因组学公司获得2000万美元的投资,许明炎也得到了巨大的磨练。

“我以前没有商业意识,经过在旧金山工作,有了商业思维,而且基于我对测序技术的深刻理解,我知道一个新的行业即将来临。我一直觉得,我所学的东西,应该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要是所学的东西,能够为他人带来一点点帮助,那就更好了。”许明炎当时就想在测序领域继续发展,开发更多的测序技术应用到临床方面。

创业:从深圳起步,布局前沿

许明炎邀请高中同学方文、温媛和在英伟达工作的陈实富一起,开始了最初的创业筹划。

“等到2014年年初,我更加感受到这个行业即将爆发,尤其是国家卫计委叫停基因诊断之后,我觉得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所以,我和我太太抛弃了刚拿到的美国H1B工作签证(2),也没有找国内的任何工作,就带着两个人工作一年的存款——不到10万美元回来了。”

2014年8月,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在深圳超算中心租了100多平方米的场地。四个高中时代的同学成为联合创始人:许明炎任总经理;陈实富任首席技术官;方文任首席运营官;温媛任首席财务官。

海普洛斯创始人团队是一流的,甚至可以说阵容豪华,起步的资金却只有60万元。但许明炎有信心在半年内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

当时,北京磐谷创投的合伙人李丽宁本来是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看项目,顺路去了趟深圳超算中心看一下新成立的海普洛斯,没想到对许明炎从事的基因测序研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那个时候条件很寒酸,实验台是我从淘宝上花1万多元买的原材料,自己和方文拿着电钻改装而成,又买了一些天平、离心机等基本实验设备,就差最核心的设备——基因测序仪,因为一台测序仪需要200多万元呢!”许明炎就在白板上给投资人介绍项目的先进性和未来前景,交谈了两个小时,两人意犹未尽。

第二个星期,李丽宁再次从北京来到深圳,与许明炎沟通,问他还需要什么帮助。许明炎说刚回国,没有医院资源,需要认识医生。李丽宁到北京约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四位医生跟许明炎见面,有三位医生对基因测序不太感兴趣,只有乳腺内科主任马飞比较认可液体活检技术,很愿意帮助许明炎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就这样,李丽宁认定许明炎的技术是处于国际前沿的,很快决定给海普洛斯投资1000万元。海普洛斯利用这笔投资购买了基因测序设备,许明炎开始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处理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

2015年7月,海普洛斯携手深圳市人民医院联合启动“万人癌症基因测序计划”,这是中国首个大型癌症“精准医疗”计划。许明炎介绍,发起该计划的目的有二:其一,实现10000人的癌症早期筛查、预后监测及个体化用药指导;其二,建立中国首个大型癌症基因数据库,为实现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万人癌症基因测序计划”已经实施了三年,一方面树立了海普洛斯的品牌,另一方面积累和沉淀了宝贵的样本和技术。

壮大:这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

2015年,南山“创业之星”大赛路演台上,一个身材瘦小、目光炯炯的年轻海归创业者吸引了所有投资人的目光。

面对这些专业能力强、目光挑剔的评委,许明炎一点儿也不发怵:“海普洛斯致力于超微量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美国,很多人认为基因测序技术将是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芯片革命之后又一次人类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我对基因测序产业未来的预测是,对于每种疾病的各个阶段,也可能出现更细分的产品,检测、诊断、监测、用药指导、耐药评估等等。跟基因相关的疾病有7000多种,每种疾病一个产品的话,这将是空前的体量。”

评委们听明白了,这位年轻海归做的就是时下最火的精准医疗和液体活检的研究!这次大赛中,海普洛斯获得了“最受投资追捧奖”和企业组二等奖。作为评委的软银中国合伙人刘缨也因此关注海普洛斯。2016年5月,软银中国领投,宣布对海普洛斯完成5000万元A轮投资。

A轮融资让海普洛斯走得更大胆稳健,不仅把办公场地搬到了奥特迅大厦,建设了700平方米的医学检验中心,而且团队也扩展到50多人,开展ctDNA(3)测序产品的临床申报及临床试验,市场拓展也正式起步。

成立仅三年,海普洛斯就已经完成深圳研发总部、第三方医学检验所、GMP(4)生产车间、美国研发中心、海普洛斯基因组中心,以及上饶国际精准医疗健康产业园的多中心全球化布局,业务覆盖数百家三甲医院及千余名临床合作医生。

2016年5月,江西上饶市政府招商团到深圳,一下相中了海普洛斯,邀请许明炎回家乡发展。许明炎说:“虽然我也很想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但不能头脑发热一下就回去。经过与其他几位创始人商量,决定在江西上饶设立一个子公司,由上饶的基金公司投资1个多亿购买10台基因测序设备,给其他基因测序公司提供服务,目标是2018年可以实现1.5亿元的服务收入。”

这是一盘大棋。2017年2月,海普洛斯江西子公司正式成立,基因测序设备也很快到位,规模效应马上显现——海普洛斯的基因测序能力排名全球第二。2017年12月,优选资本领投,软银中国和可信资本跟投,海普洛斯A+轮获得2.1亿元投资。此外,海普洛斯还获得深圳市政府给予的2000万元资助。

2018年6月28日,海普洛斯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额达数亿元,由深创投领投。

许明炎感激地说:“这真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我们的发展获得投资商认可,深圳市政府也提供了很多的支持。2016年3月,海普洛斯向深圳市科创委申报了中国人癌症基因数据库的建设项目,获得了300万元的科研资助。以前,我在旧金山、硅谷看到发达国家的风投很活跃,当时心生羡慕,没有想到国内的创投也如此活跃,政府部门更加高效专业,让我这个小海归回国创业没有走一步弯路,顺风顺水走到今天。我希望几十年后,海普洛斯用自己的基因测序技术,让每一个人能健康活上120岁!”

“创业之后,决定你生死的不是发表多少论文,而是你的技术到底有无市场需求。”

张隆基,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院长。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莫菲特癌症中心高级专家,美国参与联合国核能委员会AIDS和癌症研究专家组代表顾问,美国FDA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组的特聘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