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敌
吴明波 译
[132a]来到文法师狄俄尼索斯[55]那里,我看到有几个看起来相貌出众、有家声的年轻人,还有他们的爱欲者。刚好有两个男孩在争执,但关于什么,我听[a5]不大清,似乎在为阿纳克萨戈拉[132b]或者奥伊诺庇德斯争执。[56]至少,他们似乎在画圆圈,还合起手,模仿某些倾角,非常专注。我呢,因为坐在其中一人的爱欲者边上,于是用肘挑他,问他[b5]那两个男孩对什么如此专注;并且问道:“可能是某些大而美的东西吧,他们俩对此做得如此专注?”
“你说大而美?”他说,“他们不过正闲扯高的东西,而且胡诌[b10]热爱智慧。”
[132c]我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便问:“年轻人,在你看来,热爱智慧丑吗?你为什么说得这么刺耳?”
另一个人,刚好坐在那人边上,[c5]是他的情敌,听到我与他的问答。“你不用这样做,”他说,“苏格拉底,[你用不着]询问这人是否觉得热爱智慧丑,你不知道他终生就在摔跤、宴乐、睡觉中度过吗?所以,你[c10]还想让他回答什么,不就是热爱智慧丑吗?”
[132d]这两个爱欲者中的后者将时间消磨在音乐上,而另一个,他反诘的那个,消磨在体操上。但是,在我看来,我应该放弃开头那人,即我问的那人。这人没有自鸣长于言辞,而是长于[d5]行动,我应该盘诘自鸣更聪明的人,以便我能从他那里得点帮助。我于是说道:“我的问题是提给大家的。那么,假如你觉得你能更美地回答,我问你跟他同样的问题,在你看来,热爱智慧美还是不美?”
[133a]刚好我们说这些时,那两个男孩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也静了下来,停止他们的争执,成了我们的听众。爱欲者感觉如何,我不知道,我自己则惶恐不安。因为一直以来,我在年轻人[a5]和美人间都惶恐不安。反正我觉得,那人丝毫没有我的苦恼,反而想回答我,雄心勃勃。他说:“苏格拉底,倘若[133b]我认为热爱智慧丑,那我就不把自己当人,[我认为]别人也不会这么干。”他指向情敌,并且提高说话的声音,以便他的被爱欲者听到。
[b5]我于是问:“那么,你觉得热爱智慧美吗?”
“完全如此。”他说。
“怎么,”我问,“在你看来,能够知道事物美还是丑,却不事先知道它是什么?”
[b10]“不能。”他说。
[133c]“那么,你知道,”我问,“热爱智慧是什么?”
“那当然!”他说。
“那么,它是什么?”我问。
“梭伦说过什么呢?因为梭伦曾在某处[c5]说过:‘吾年老为学愈勤!’还有,我觉得,那些想热爱智慧者必须一直这样学习某些东西,不管年轻还是年老,以便有生之年尽可能学习。”
开始我[c10]看他想说点什么,随后,我想到点什么,就问他是否觉得,热爱智慧就是多学问。
[133d]那人说:“当然。”
“那么你认为,热爱智慧只美,还是也好呢?”我问。
“当然也好。”他说。
[d5]“那么,你只能在热爱智慧中看到这东西,还是你觉得在其他事情中也同样能?那么,你认为热爱体操不只美,而且也好?或者不?”
那人装傻一样[57]给了两个回答:“对这人嘛,我要说两者都不;而对你嘛,苏格拉底,[133e]我同意既美且好,而我认为我[说得]正确。”
我于是问:“那么,在体操锻炼时,你认为多运动就是热爱体操?”
那人说:“那当然,就像热爱智慧时,[e5 ]我认为多学问就是热爱智慧。”
我随后说:“那么你认为,比起其他[东西]来,热爱体操的人更渴望这东西,即能让他们有好身体的东西?”
“就是那东西。”他说。
[e10]“那么,也就是多运动,”我问,“能让他们有好身体?”
[134a]他说:“对,怎么会有人少运动能有好身体呢?”
这时,我觉得,我得挑挑那个热爱体操者,以便他能以体操的经验帮助我。[a5]我接着问他:“你怎么给我静下来了呢,壮小伙儿,在他说这些时?那么你也认为,人们多运动有好身体,还是适当[运动]?”
“我觉得嘛,苏格拉底,”他说,“就算猪都知道,如常言道,[a10]适当运动能有好[134b]身体,少睡、少食、脖子无擦伤以及因为思考而消瘦的男人怎么会[不知道]?”男孩们听到他的说法很高兴,笑了起来,另一个人则脸红了。
[b5]我问:“怎么?你业已承认,不是多也不是少运动让人有好身体,而是适当?或者你将要攻击我俩的说法?”
[134c]然后,那人说:“对这人,我非常乐意反击,我清楚知道,我能支持我前面提到的说法,[58]即使我提出的[说法]仍然比这笨,因为他什么也不是。而对你呢,我一点儿不想[c5]在观点上争强好胜。而我也同意,不是多也不是少而是适当操练在人们身上造出好身形。”
“那么食物呢?适当还是多?”我问。
他也同意,食物[也一样]。
[134d]然后,我迫使他也同意,在其他所有关于身体的事情上,适当最有利,非多也非少;他也同意我,适当[最有利]。
我问:“那么,关于灵魂呢?适当还是[d5]不适当有利于服侍[灵魂]?”
“适当。”他答。
“因而,服侍灵魂不也是学问吗?”
他同意了。
[d10]“那么,适当的学问有利,而非多?”
他赞成了。
[134e]“那么,我们可以正当地问谁,哪种运动和食物对身体适当?”
我们三人一致同意,要么问医生,要么问训练师。
“另外,[问]谁播撒多少种子适当?”
[e5]对此,我们都同意问农夫。
“那么,在灵魂中耕耘和播撒学问之种呢?我们正当地问谁,多少以及哪种才适当?”
[135a]至此,我们所有人已满是困惑;我于是开玩笑,问他们:“既然我们都困惑,你们能为我们问这些男孩吗?或者,我们可能会觉得丑,像荷马说的,那些求婚者,不[a5]认为其他人能拉开弓?”[59]
当时,我觉得他们都对这说法感到气馁,我想换种方式探究,于是问:“让我们猜猜,哪些特别的学问热爱智慧者必须学习?既不是全部,也不是大多数吧?”
[135b]那个更聪明的接过话头说:“那些最美的学问,以及适合[的学问],凭这些[学问],他在热爱智慧上拥有非常大的名声。他将拥有非常大的名声,如果他看起来擅长所有技艺。如果不是所有,[b5]那就尽可能多,特别是引人注意的[技艺]。他学习这些[技艺]里面适合自由人学习[的东西],也即见解,而非手艺。”
“那么,你是说,”我问,“就跟木工一样?[135c]因为你能买个木工,花五六个米纳,但无法买个顶级木工,即便花费无数德拉克马。[60]的确,这种人很少,即使在所有希腊人中。所以,你的意思不就是这样?”
听了我的话后,他说他也就是这意思。[c5]然后,我问他:“同一人不是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学习两门单独的技艺吗,更不用说更多更大的技艺?”
“哦,不要这么回答我,”他说,“苏格拉底,[不要说]热爱智慧者必须准确懂得每种技艺[135d],就像有那门技艺的人,而是以适合受过教育的自由人的方式懂得[这些技艺]。这些人遵循工匠的说法,不同于旁人,并且为自己的想法出力。[d5]跟旁人比,他们似乎总是最文雅也最聪明,在谈论和实践这些技艺时。”
由于我仍然不懂他想[表达的]说法,[135e]我于是问:“我在考虑,你说的热爱智慧者是哪种人?我看你说的就是五项竞技[61]运动员与跑步健将或者摔跤好手比赛。他们在那些人所长的比赛中不如他们,只能屈居第二,[e5]而在其他竞赛者中是第一名,胜过他们。可能你的意思就这样,热爱智慧导致这些人投身于这些事业,[136a]对各门技艺的见解,[他们]不如一等人,但身为次等人仍超过其他人,曾热爱智慧者就成了所有方面次高的人。我看你指的就是这种人吧!”
[a5]“苏格拉底,”他说,“看来你很美地领会了我对热爱智慧者的看法,将他与五项竞技运动员相比。他仅仅是这种人,不陷于任何事情,也不会执拗于准确,以至于只关注一样而丢掉其他所有事情,就像工匠,[136b]而是适度地把握所有事情。”
他作了这个回答之后,我急切想清楚知道他的说法,我问他,觉得好人有用[5]还是无用?
“当然有用吧,苏格拉底!”他说。
“那么,好人有用,坏人无用?”
他同意了。
[b10]“怎么?你觉得热爱智慧者有用还是没[用]?”
[136c]他同意有用,他还说他觉得最有用。
“来,让我们看看,你是否说得对,那些次高者如何对我们有用?因为很明显,每个[c5]擅长该手艺的人,热爱智慧者都不如。”
他同意了。
“来,那么,”我说,“假如刚好你或者你某个朋友病了,你非常关心他,你想获得健康,会先领那个次高者[c10][热爱智慧者]进家里还是拉医生呢?”
[136d]“我会拉两个。”他说。
“不,”我说,“别跟我说两个,而是更愿找哪个、先找哪个?”
他说:“没人会争论这一点,[d5]不找医生而是先找他。”
“怎么?在遇到风暴的船上,你更愿托付你自己以及你的财产给哪个,掌舵人还是热爱智慧者呢?”
“我当然[托给]掌舵人。”
“在其他遭遇上不也同样如此吗?当有某个工匠时,[d10]热爱智慧者就无用?”
“看来如此。”他说。
[136e]“现在,某个热爱智慧者不就对我们无用?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处处都有工匠。而且,我们也都同意,好人有用,坏人无用?”
他不得不同意。
[e5]“接下来呢?我能否问你,或者这个问题太粗鄙……”
“问你想问的。”
“不,”我说,“我不想做其他事,而想总结[137a]说过的话。就是这样:我们都同意,热爱智慧者美,我们自己是热爱智慧者,热爱智慧者好,好就有用,坏就无用。另外,我们也都同意,热爱智慧者无用,当有工匠时,[a5]而工匠一直有。这些不都是已经同意的?”
“确实。”他说。
“我们都同意,按你的说法,如果热爱智慧确实以你说的方式来[a10]掌握技艺,他们就坏,而且[137b]无用,当人们有技艺时。但不是这样啊,朋友,热爱智慧不是专注于那些技艺,也不是在生活中好管闲事、埋头苦干,也不是多学习,而是其他。而我认为,[b5]这的确可耻啊,因为专注于技艺的人被称为制匠[62]。接下来,我们将会更清楚知晓我说的真不真,假如你能回答下面这一点:谁知道[137c]正确地惩罚马?是那些使它们最好的人还是其他人?”
“那些使它们最好的人。”
“那么,岂非那个懂得使狗最好的人,也懂得正确地惩罚狗?”
[c5]“当然。”
“因此,这同一门技艺既能使它们最好又能正确地惩罚?”
“我看,显然如此。”他答道。
“怎么?这门技艺能使它们最好也能正确地惩罚[c10],这同一门技艺也能区分有用的人还是坏人?还是其他某门[技艺]?”
“这同一门。”他说。
“那么,你现在愿意同意这个关于人的看法吗?[137d]那门技艺能使人最好,它能正确地惩罚人,也能鉴别有用的人和坏人?”
“当然啦。”他说。
[d5]“那么,某门技艺适合个人,也就适合多数人,适合多数人,也适合个人?”
“当然。”
“那么,马以及其他所有[东西]也都这样?”
“我看是。”
[d10]“那么这是哪门知识?这门知识能正确地惩罚城邦中的放纵者和违法者?那不就是审判的[知识]吗?”
“当然。”
“你能称其他[知识]为正义而非这门?”
[d15]“不,而是这门。”
[137e]“他们不就能借助这门[知识]正确地惩罚,也用它区分有用和坏?”
“这同一门。”
“任何人能认识一,也就能认识多?”
[e5]“是。”
“而任何人不认识多,也就不认识一?”
“我说是。”
“因此,假如作为马不知道有用的马还是劣马,那么它也就不知它自己属于哪种?”
[e10]“我说是。”
“假如作为牛不知道劣牛和有用的牛,那么它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
“是。”他说。
“那么,作为狗也一样啦?”
[e15]他同意了。
[138a]“怎么?作为人,不知道有用的人和坏人,那么,他也不知道自己有用还是劣,既然他自己也是人?”
他承认了。
[a5]“不认识自己的人明智还是不明智?”
“不明智。”
“那么,认识自己的人就明智?”
“我说是。”他说。
“那么,看来,这就像德尔斐[神庙的柱子]上刻的箴言:[a10]运用节制与正义。”
“看来是这样。”
“借助这同一门[知识],我们懂得正确地惩罚?”
“当然。”
[138b]“我们不就可以借这门[知识]懂得正确地惩罚,这不就是正义?我们不就可以借这门[知识]懂得鉴别自己和其他人,这不就是明智?”
“看来是。”他说。
[b5]“那么,正义与节制是同样的东西?”
“显然。”
“确实,城邦能治理好,当不义者受罚时。”
“你说得对。”他说。
[b10]“那么,这也是门治邦术啦?”
他赞成。
“那么,当某人能正确地治理城邦,他的名字不就是君王或僭主?”
“我说是。”
[b15]“那么他以王者术或僭主术来治理?”
“是这样。”
“那么,这些技艺也是前面那些?”
“似乎如此。”
[138c]“一个人能正确地治家,他叫什么?不就是治家者或主人吗?”
“当然。”
“那么,这人用正义还是[c5]其他什么技艺治理好家庭?”
“用正义。”
“那么,看起来这些都相同啊,君王、僭主、治邦者、治家者、主人、明白人、正义之士。这些都是一门技艺,王者术、僭主术、治邦术、主术、[c10]治家术、正义、明智。”
“看来,”他说,“就是这样。”
[138d]“那么热爱智慧者,当医生向病人说点什么时,感到丑,因为他不能遵循那些说法,不能为这些说法和做法出力。当有其他工匠时,[d5]也同样如此。当法官或者君王或者其他我们刚刚谈论的人在场时,热爱智慧者不能遵循这些说法,也不能出力,不觉得丑吗?”
“他怎么不觉得丑呢,苏格拉底,他不能为如此重大的行为出力?”
[138e]“那么,我们对此能说,”我说,“这人应该是五项竞技运动员以及次高者,热爱智慧者在所有这类事情上都是二等;他确实无用,当前面某个人在场时;或者首先,他不应该把他的房子[e5]交与其他人看管,也不应该在这事上屈居二等,而是审理和正确地惩罚他自己,如果他的房子想被管理好?”
他向我承认了这一点。
“然后,假如朋友可能把仲裁交与这人,[e10]假如城邦指派他来裁决和审判,[139a]他在这些事情上觉得丑,友伴啊,他似乎只是第二和第三,而非领头?”
“我觉得是这样。”
“因此,对我们来说,棒小伙啊,热爱智慧远不是多学问[a5]和研究众技艺。”
我说了这些后,那个聪明人对他之前说过的话感到丑,静了下来,而另一个愚昧的人说是这样。其他人则赞扬我所说的话。
[1].阿尔喀比亚德的母亲狄诺马刻和监护人伯里克勒斯都来自显赫的阿尔克迈翁家族(Alcmaeonid)。
[2].伯里克勒斯,雅典政治家,约于公元前460年至前429年担任雅典民主制领袖。阿尔喀比亚德的父亲克莱尼阿斯于公元前447年的克罗涅亚(Coroneia)战役阵亡后,伯里克勒斯成为阿尔喀比亚德的监护人。
[3].由于已开始步入第二十岁(参123d),阿尔喀比亚德已获得在雅典公民大会发言的权利,但雅典人更倾向于听年长者发言。
[4].居鲁士,波斯帝国的创立者,于公元前557年至前530年统治波斯。薛西斯,公元前486年至前465年在位的波斯大王,曾率波斯军队入侵希腊,公元前480年至前479年,波斯军队在萨拉米斯海战和普拉泰亚战役中被彻底击败。
[5].据伯内特校勘本,括号中为衍文。据德尼尔(Nicholas Denyer)笺注本,这句衍文为后世某位学者对正文中前一句话的注解,此后在流传过程中被移入正文。
[6].阿尔喀比亚德接受了传统的雅典教育,学习过书写、诗歌、音乐及体育。根据普鲁塔克所述(《阿尔喀比亚德传》2.5),阿尔喀比亚德拒绝学吹簧管,因为吹簧管使人面相扭曲难看,且吹簧管时无法讲话。
[7].包括伯内特本在内的多个校勘本均将“而且显得不高贵”这句话归为阿尔喀比亚德的发言。但是,古代注释家普罗克洛斯和奥林匹奥多洛斯则认为,该句属于苏格拉底的一句新的发言。由此,有后世评注者认为,阿尔喀比亚德的相应回应已佚失,而卡利尼(Antonio Carlini)则在其意大利语校译本中猜测,阿尔喀比亚德可能简短地作了否定回应“不”,约翰逊(David M.Johnson)在其英译本中亦采纳了这种推测意见。
[8].据伯内特本,在某些抄本中,“这些”后衍入“正义之事”一语。
[9].跳棋(Petteia),希腊人玩的一种掷骰子决定跳几格的棋盘游戏。
[10].公元前457年,雅典人在塔纳格拉(Tanagra)为斯巴达人及波伊俄提阿人所败。公元前447年,雅典人于克罗涅亚再次败给波伊俄提阿人,阿尔喀比亚德的父亲克莱尼阿斯亦于此役阵亡。
[11].欧里庇得斯,《希珀吕托斯》350-352。
[12].据伯内特本和抄本传统,“尤其”一词被划入苏格拉底上一个问句的末尾,连接苏格拉底的下一问句,共同构成苏格拉底的一个整体问句,但语义突兀(“岂不尤其要选最大的,而且,你也最不会选择被剥夺这些东西?”)。今据德尼尔笺注本及约翰逊等的译本断句。
[13].括号内的内容未见于诸抄本,但见于后世作者对《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的摘引。
[14].佩帕瑞托斯为爱琴海北部一个不出名的小岛。
[15].在柏拉图《斐德若》270a,苏格拉底提到,哲学家阿纳克萨戈拉曾帮助伯里克勒斯提升修辞技艺。据说,伯里克勒斯的政敌指控阿纳克萨戈拉通过不虔敬的言行寻求接近伯里克勒斯。在年轻时,苏格拉底曾学习阿纳克萨戈拉的心智学说,但最终对其失望(《斐多》97c-99d)。达蒙和皮托克利德斯都是擅长音乐技艺的智术师,在《拉克斯》180c-d,苏格拉底称达蒙为自己的老师。
[16].爱利亚哲人芝诺是哲人帕默尼德的学生。在柏拉图《帕默尼德》中,帕默尼德和芝诺便住在毕托多罗斯家中,主要的对话也发生在此。此处提到的卡利阿斯此后担任雅典将军,于公元前432战死于波提岱亚(Potidaea)。读者可能会联想到与之同名的希珀尼科斯的儿子、阿尔喀比亚德的表兄卡利阿斯,后者与当时访问雅典的著名智术师均过从甚密。
[17].伯内特校勘本将此句标点为陈述句,德尼尔笺注本则标点为疑问句。
[18].即波斯大王。
[19].米狄阿斯,雅典政客,雅典谐剧诗人经常嘲讽的对象(参阿里斯托芬,《鸟》1297 1299)。据说,米狄阿斯既养鹌鹑,也爱玩打鹌鹑的游戏。在游戏中,参加者以手指弹击对手的鹌鹑,努力将其击出圈外,以求获胜。阿尔喀比亚德可能也常玩这种游戏,据普鲁塔克《阿尔喀比亚德传》(段10)记载,在首次面对雅典公民大会发言时,由于不小心,阿尔喀比亚德的长袍中飞出了一只鹌鹑。
[20].根据古希腊的制度,奴隶必须将头发剪短,以便于劳动,也为了在前额露出表示奴隶身份的纹身。因此,“去掉奴隶的头发”意味着将头发留长。
[21].萨拉米斯和埃吉纳均为距离雅典很近的小岛。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曾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击溃薛西斯所率领的波斯海军,从而结束了希波战争。阿尔塔薛西斯为波斯大王,薛西斯之子,公元前465年至前424年在位。
[22].从当时王位继承的实情来看,波斯王位往往难以由长子和平、顺利地继任。
[23].该谐剧诗人亦名为柏拉图,是阿尔喀比亚德同时代的谐剧作家,但与哲人柏拉图无关。
[24].琐罗亚斯德(约前1400—前1200)创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其主神是阿胡拉马兹达(Ahuramazda),希腊语名称为荷罗马策斯(Hōromazēs)。与该主神相敌对的神,其名称含义为“谎言”,因而波斯传统中极强调讲真话。苏格拉底在此处将荷罗马策斯说成琐罗亚斯德的父亲,可能追随的是希腊传统说法。
[25].斯巴达人已实际掌握了相邻的美塞尼(位于伯罗奔半岛西南部),使之陷于附庸和受奴役的地位。
[26].根据色诺芬记载,色诺芬在随小居鲁士的军队远征波斯时,军队曾驻扎在卡卢斯河附近的某个村庄,此地的赋税用于为波斯王后帕莉萨蒂斯供奉腰带的花费。参色诺芬《上行记》卷一,第4章。
[27].三百普勒忒戎(plethron),相当于二十八公顷(七十英亩)的土地面积。
[28].勒俄图喀达斯(Leotychides),公元前491年至前469年为斯巴达国王。阿尔喀达摩斯(Archidamus),公元前469年至前427年任斯巴达国王。阿吉斯(Agis)于公元前427年至前399年任斯巴达国王。
[29].括号内的两行内容并未见于《阿尔喀比亚德前篇》各抄本,辑自后世作品。
[30].此句暗中引用了荷马《奥德赛》2.364-365,诗中,乳母欧律克勒娅尝试劝阻忒勒马科斯,不要前往查找失踪的父亲奥德修斯的踪迹,说道:“你是心爱的独生儿子,大地广袤,你要去何方?”(王焕生译文)
[31].诗句引自荷马《伊利亚特》2.547。厄瑞克透斯是传说中的早期雅典国王。
[32].“视觉”的原文为opsis,这个词有“视觉”及“瞳孔”双重含义,原文可能故意保持了句义的含混性。若将“而这大概就是”一句中的“这”理解为“其中有眼睛之德性的地方”,则opsis可译为“瞳孔”(同133a2);如将“这”理解为“眼睛之德性”,则opsis可译为“视觉”(同126b3),同时,这种译法亦与下文(133b9-10)“灵魂的德性——智慧”相照应。
[33].括号的内容未见于各抄本,辑自优西比乌(Eusebius)及斯多拜俄斯(Stobaeus)的作品中引用的《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佚文。
[34].古希腊人认为,鹳衰老后会得到幼鹳的反哺(亦参阿里斯托芬,《鸟》1353-1357)。
[35].苏格拉底此处借用了《伊利亚特》10.224-226的诗句。“两个人一起行走,就会有人先发现/何者对事情更有利。如果只是一个人拿主意,智慧显然会/简单肤浅,作决定也会犹豫迟疑。”(罗念生、王焕生译文,有改动)诗中,狄俄墨德斯自愿前往特洛亚军营探查,但希望有个同伴一同前往,最终随他同去的是奥德修斯。《会饮》174d和《普罗塔戈拉》348d也引用了这句诗。
[36].原文为megalopsychos,字面含义为“灵魂宏大”或“心志远大”,通常指人的高贵、慷慨品质,有时指人的傲慢,在下文150c,苏格拉底再次用这个语词形容阿尔喀比亚德。
[37].这句诗引自荷马《伊利亚特》2.303。奥德修斯回忆起九年前阿开奥斯人刚刚出征讨伐特洛亚的场景,并说这番场景“就像在昨天或前天”。奥德修斯还忆起,当时卡尔卡斯预言了希腊人将经历九年的征战,于第十年战胜特洛亚。阿尔喀劳斯于公元前413 年谋杀了马其顿王,取得其王位,并于公元前399年被杀。
[38].苏格拉底改编了荷马《奥德赛》中宙斯的话:“可悲啊,凡人总是归咎于我们天神/说什么灾祸由我们遣送,其实是他们,/ 因自己丧失理智,超越命限遭不幸。”(《奥德赛》1.32-34,王焕生译文)
[39].原诗人未详,本诗的一个版本可见于《帕拉丁诗藏》(Palatine Anthology)10.108.
[40].在希腊传说中,奥瑞斯忒斯和阿尔克迈翁都因为替父亲报仇而弑母。
[41].在柏拉图《高尔吉亚》484e,对话者卡利克勒斯也引用了欧里庇得斯《安提俄珀(Antiope)》(残篇)中的这个相同段落,但所引篇幅更长。
[42].诗句引自《马尔吉忒斯》,一部戏拟史诗风格的滑稽诗,被归于荷马名下,但并非荷马所作。诗中所载多为主人公马尔吉忒斯(Margites,这个名字源于同源词margos,意为疯狂的、狂怒的)的种种疯癫故事。
[43].阿蒙神,埃及众神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众神中的宙斯。
[44].这段诗符合希腊文六音步格律,但并未见于现存《伊利亚特》文本。不过,《伊利亚特》8.548-552的内容与这段内容相近,但有所出入。
[45].荷马,《伊利亚特》5.128。
[46].欧里庇得斯,《腓尼基妇女》858-859。
[47].苏格拉底暗示当时雅典法庭辩论时讲究言辞的华丽和音韵,自己也幽默地模仿了一把。但他不说自己模仿的是诗人,而是模仿当时的讼师,似乎暗示当时的讼师将自己搞得像诗人那样说话。
[48].“遭受损失”和“亏损”这两个语词在整篇对话中反复出现,古希腊语中,这两个语词也可以理解为“受到惩罚”和“惩罚”。
[49].庇西斯特拉托斯于公元前560年在雅典建立了首个僭主统治,两次被城邦民驱逐,两次卷土重来,最终将其僭主之位传给儿子。希帕库斯和希琵阿斯是庇西斯特拉托斯的儿子,但庇西斯特拉托斯至少还有两个子女由他另一个妻子所生。苏格拉底提到斐莱岱这个埃勾斯部族的郊社所在地,可能是为了暗示庇西斯特拉托斯的身世,他似乎出生于这个郊社。
[50].阿纳克瑞翁是小亚细亚地区忒俄斯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爱情和美酒为主题。
[51].西蒙尼德斯是一位出生于科俄斯岛的抒情诗人,在庇西斯特拉托斯作为僭主统治雅典的时期,他已久负盛名,但后来他转而与叙拉古的僭主希耶罗来往。
[52].这种雕像大体上只是一个方柱,上刻有男性生殖器,顶端是赫耳墨斯神的头像。雅典有大量赫耳墨斯雕像摆放在街道和家门口,阿提卡地区在乡间道路上摆放的赫耳墨斯雕像也相当多,这或多或少与庇西斯特拉托斯统治有些关联。
[53].斯忒里亚是阿提卡地区东南沿海的一个乡村,属于潘狄翁部族的郊社范围。
[54].在古希腊神话中,克罗诺斯是宙斯的父亲,将庇西斯特拉托斯统治时期与克罗诺斯统治所做的类比,亦可参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6.7。
[55].狄俄尼索斯教读和写,据说柏拉图曾在狄俄尼索斯的学校学习文学与音乐基础。
[56].苏格拉底曾对阿纳克萨戈拉的自然哲学产生过浓厚兴趣,奥伊诺庇德斯是星象家和几何学家。
[57].“装傻一样”意思是“以某种方式来表达讽刺”。
[58].这与之前的主题相关,也与《云》(正义言辞与非正义言辞的争论)和《斐多》(90bc)相关:热爱智慧是种“论辩”,能够无区别地证明或者反对某些东西。
[59].参看《奥德赛》21.285以下,佩涅洛佩同意,如果求婚者能拉开奥德修斯的弓,并且能穿过十二把斧,她就嫁。但没有求婚者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建议换个法子。
[60].米纳和德拉克马均是希腊货币单位,1米纳等于100德拉克马。
[61].五项竞技运动指:摔跤、跳高、赛跑、掷铁饼、拳击。
[62].这种工匠专注于一门技艺,并以手工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