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子村快速简易性公厕

二、石城子村快速简易性公厕

公厕选建在山脚下的一处凹地,地面平坦,西北面邻挨河道,其余三面被树林包围(图6-17)。场地仅有沿河道的一条小路与安置区的空地连接,场地如何与外界连通成为设计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6-17 公厕外观

整座公厕由厕所主体与栈道构成(图6-18),主体部分被一长片彩钢板覆盖,塑造出一个完整的矩形体量,长边沿河道展开,占据了整个凹形场地。依托于小路设置的弯折栈道,将厕所主体同外部场地连通。厕所主体部分横向占据,栈道顺河道与山势方向的延展均使整个公厕与场地更为契合,并且也有效地引导了人群行走的方向。

图6-18 总平面图

为满足低成本与快速建造的需要,设计团队选择了木材与彩钢板作为建造的主要材料,并分别用于整体的结构与围护。这一公厕的结构包含两种木结构单元(图6-19),分别被用于厕所主体与栈道。设计团队选用了50毫米×100毫米尺寸的木方,通过预先在工厂的加工,可以实现在现场的直接拼装,极大地缩短了工期与减小了建造的难度。两种木构单元的形式均为受力逻辑下的基本表现,水平、垂直与倾斜的拼钉组合构成了稳定的结构体,而且不用其他多余的构件。

图6-19 木构架单元

厕所主体的顶面围护与栈道的侧向围护都采用彩钢板(图620)。两种方向的彩钢板形成了一种水平与垂直向度的对话。作为围护,彩钢板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模块化与组件化、安装快速、效率高,还有彩钢板自带的结构纹理。

图6-20 彩钢板作为水平与垂直向度的围护构件

工艺技术演进下的彩钢板又被称为彩色涂层钢板,是彩涂板的一种。其意义上的前身可被认为是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的波纹铁。将铁片做成波纹形状用以提高其自身强度的原理在当时就已众所周知,并且波纹铁似乎带有与生俱来的作为围护结构件与预制化的特点,它坚固、防水,组件化、易于安装,具有可移动性。然而波纹铁也是在经历了几次生产工艺的演进之后才得到推广与普及。起初波纹铁的生产效率极低,过程烦琐且价格昂贵。随着制作工艺与技术的日益完善,波纹铁的生产成本降低且成为大众容易获得的一种材料,其经济性也更加契合自身与生俱来的预制性与快速性。

红色彩钢板的凸显:在当今的农村建设活动中,彩钢板以其低成本、实用性强、坚固美观、施工方便、可再利用等优势,成为一种被普遍使用的快速建造材料。设计团队认为乡村建设应从当今农村的现实情况入手,不必过分拘泥于“传统”。对于农村建设中喜闻乐见的材料,如彩钢板,也不必过分排斥与拒绝。因此,在此次公厕的快速搭建中,设计团队将彩钢板作为建造亮点,并选择了与周围环境对比强烈的红色作为表征,使彩钢板成为此处的视觉焦点(图6-21)。

木材的“反转”表达:此地附近有一家木材厂,木料的获取、加工与运输都较为便利,因此,设计团队选择了木材作为此间厕所的建造材料之一。在设计中,设计团队在颜色上对木材做了简单但却大胆的处理,将其全部涂黑。黑色作为背景色,在视觉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消隐,并削弱了结构节点的明晰度;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红色彩钢板的“主角”地位。

图6-21 作为主角的红色“彩钢板”和黑色木扶手

在人们平常的印象中,木材总是给予我们温暖、舒适、易亲近的感觉。这次设计团队给木材覆上了一层黑色外衣,打破了固有印象,实现木材的去材质化,让其似乎有了钢材那种冰冷坚硬的表征效果(图6-22)。当人们离厕所还有些距离未接触时,黑色预先在人的脑海中做了“可能是钢材”的铺垫,这是一种由现代城市经验所驯化而来的结果。而当人们实际踏上木栈道,触摸木栏杆之时,木材所带来的亲切感将之前的心理铺垫瞬间打破。这种预设观念与实际体验的反常合道,让木与钢的隐性对比更为强烈。木材与彩钢板的搭配也是想让更多人意识到,在当前乡村建设中,材料交叠混杂的真实现况。在这种现况下,作为设计者,该怎样去组织处理各种材料,做到混而不杂、不乱,是需要设计师们用心去考虑的。

图6-22 黑色削弱了节点的明晰度

当下部分农村推行的“改厕运动”简单且粗暴,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在缺少管网与水处理设施的情况下使用水冲厕所,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产生了更大的污染。农村改厕实际是观念的改变,而观念的转变不应一味地选择好的,而要因地制宜地做出合理化的选择。

板栗种植是石城子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近年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对农家肥的需求日益增多。而传统旱厕粪尿不分离,混合的粪尿作为肥料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并且异味严重,同时也存在很多卫生问题。

基于对农家肥的需求与快速建造的理念,设计团队在此次设计中选择了粪尿分离的生态厕所技术。粪尿分离式生态厕所(图6-23)是一种将粪便和尿液进行分别收集和处理的厕所模式,粪便的单独收集有利于无害化处理,并且减少粪污的体积;尿液在密闭低温条件下的单独收集可以减少尿液的分解,保证肥效。尿液分开的收集与处理,使得二者作为生态肥料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选择这一模式不仅克服了场地内无下水管网的问题,也收集处理了农家肥,为粪尿分离式厕所的推广起到示范意义。

图6-23 粪尿分离厕所单元

厕所总共设置4个蹲位与3个小便池,每个蹲位单元下有单独的粪便收集盒,而所有的尿液均汇集到蓄尿桶中,方便尿粪的分别处理与再利用。为解决厕所的通风排气问题,设计团队在每个单元的上方设置了排风格栅,并在4个蹲位单元内安置了连通室外的垂直通风管。

对于材料的选择,设计团队注重从现实与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原材料的易获取程度、施工加工难度与经济性,如此次设计中根据当地现况而选择的木材;同时也采用展示当代乡村的材料,如设计中突出表现的主角——彩钢板。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往往能够获取到的材料种类有限,且个性差异明显。面对这些交叠混杂的材料,在尊重当地村民建造习惯与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设计从业者自身的专业知识去做规范与引导的设计,而当这些设计起到好的效果时,反过来也会对村民起到启发与示范的作用。

石城子村快速、简易旅游公厕的建设实践,有如下三点启发:一是在快速建造与低成本的限制下,采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且喜爱的现代材料——彩钢板,遵循就地取材原则选择木材,充分发挥这两者的材料特性。二是善用色彩表达设计语言,红色凸显彩钢板,深层次传达作为设计从业者的思考,不必刻意地在原始材料中寻求乡土气息。黑色隐藏木材结构,进一步地表达在乡村建设中,材料交叠混杂的真实现况,如何化繁为简是要深入思索的。三是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粪尿分离的生态厕所技术,既克服了场地内无下水管网的问题,也更好地收集处理了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