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2025年08月10日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范仲淹贫贱之时,曾到神祠里求祷说:“将来能得国相之位吗?”神灵不语。又祷告说:“不能得相位,愿为良医。”神灵也不应。随之,范仲淹感叹道:“不能给百姓谋取利益,施行恩泽,这不是大丈夫平生的志向。”一天,有人对范仲淹说:“大丈夫立志做国相,理所当然;而良医这样的技艺之类,您为什么倾慕于此?岂不是失于地位低下吗?”范仲淹说:“能恩及天下百姓的,当然国相是可以如此;然而,当不能得相位时,能施行救助人民,为天下谋取利益志向的,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良医了。果真能当良医的话,对上用来治疗国君和父母双亲的疾病,对下可用来救治百姓的病痛,中间用来保养身体,长久健康。处下位而能恩及天下百姓的,除去那良医,则没有这样的事。”
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本文记述了范仲淹年轻时“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抱负。一个人在为官时,能恩泽于民;不为官时,能行救人利物之心,并把二者统一于一身,则实在不易。“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早已成为中国古代医家的格言。范仲淹之前的华佗、张仲景如此,之后的李杲、朱丹溪、李时珍、张介宾等许多杰出的医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