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饧不辨
2025年08月10日
锡饧不辨
金华戴元礼是明代初期的名医,有一次被朝廷召回南京,曾见一医家,求医的病人拥塞门庭,他忙得应酬不过来。戴元礼心想,这个医生必定技术精湛,于是就对此注意观察。他看到全是按照古代成方定剂,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戴元礼离开后仍心存疑惑。次日,他又前往那个医生门前进行观察。偶然发现一人求药后已离去,医生又追上告诉他说:“临煎药的时候放一块锡。”然后挥手把病人打发走。戴元礼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左思右想没有加锡块的煎药法,于是特意去找该医生询问其中的缘由。医生回答说:“这是古方的规定。”戴元礼求得那古方书,却原来是“糖”的古字“饧”字。戴元礼当即为此做了纠正。应小心这种不辨“锡”“饧”就开方用药的医生。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这则故事在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补编》中也有记载。文中的所谓“名医”,竟然把“糖”的古字“饧”当作“锡”,确实可笑。那些读书不讲版本,对文义不求甚解,妄加训释的人应当以此为戒。医学乃性命所系,人命关天,岂可一笑了之!试想,那种“锡饧不辨”而错用锡做药引子的医生,则不知误治多少病人矣。世人怎能不谨慎小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