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

杏林

50

董奉,字君异,东吴侯官人,周游天下,以医术济世救人,后来到南昌,就在庐山定居下来。董奉住在山上而不种地,每天为他人治病,不取分文。如果重病治好了,让病人栽五棵杏树;轻病治好了,栽一棵杏树。这样连续好些年,所种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使得山中的各种飞禽走兽都游戏在杏林之中,一年到头不长杂草,像有人经常耕锄管理一样。当杏子大量成熟时,董奉就在杏林里搭一粮仓,告诉人们:有买杏子的人,不必告诉我,只用同等容器的谷子换取杏子即可。曾有一人,放入粮仓的谷子少而取走的杏子多,杏林里的老虎便怒吼着追赶。那人十分害怕,急忙提着杏子逃跑,不料跌倒在地,杏子撒了许多。到家一量杏子,竟和送去的谷子一样多。董奉每年用杏换得谷子,随后又用来救济周围的贫苦百姓,每年救济有两万多人。

出自晋·葛洪《神仙传》

这个故事虽有神话色彩,但董奉居山,“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的事迹,至今仍传为美谈。“杏林”美名满天下,渐渐地成了“医林”的代名词。匾额上常书“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其实,人们爱“杏林”,正是爱的“救死扶伤”“施药济贫”的杏林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光。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