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牟宗三美学研究》简介
《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牟宗三美学研究》这本书是由陈迎年创作的,《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牟宗三美学研究》共有28章节
1
序
序 注重情感一直是儒学的传统。陈迎年博士的作品《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牟宗三美学批判》把“情感”与“审美”的本质性关联置于了基础地位,发前人之所未发,是牟宗三研...
2
目录
目 录 序 卷首语 上篇 牟宗三美学的问题域 第一章 认识心之批判:贯通问题 第一节 逻 辑 论 第二节 存 有 论 第二章 超越心之建立:创造问题 第一节 ...
3
卷首语
卷首语 除非站在前辈人的肩膀上,否则人类又如何能够向前发展呢? ——费正清 读哲学的,处在这个非理性的时代,有其天造地设的命运(受苦),说得积极一点,有其天造地...
4
上篇 牟宗三美学的问题域
上篇 牟宗三美学的问题域 我现在可勉强算是个读书人。但我一直就讨厌那些沾沾自喜总忘不了他那教授身份的教授们,一直就讨厌那些以智识分子自居自矜,而其实一窍不通的...
5
第一章 认识心之批判:贯通问题
第一章 认识心之批判:贯通问题 在中国没有心物的问题发生,只有一个气化流行的物实世界。 ——牟宗三 《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元学及道德哲学》 终归必须有自然界以之...
6
第一节 逻 辑 论
第一节 逻 辑 论 世界的秩序条理,即是这些关系,是自然生成的。这种有秩序的世界,是很美的。中国的民性始终是陶养在这种自然美的秩序中而形成。这种世界观,是有机有...
7
第二节 存 有 论
第二节 存 有 论 辩证根本不能单从“物”一面讲,亦不能单从“心”一面讲。 ——牟宗三 《生命的学问》 这个演绎,我说,是所有从事过的形而上学事业中最难的;而最...
8
第二章 超越心之建立:创造问题
第二章 超越心之建立:创造问题 人类并不是由本能所引导着的,或者是由天生的知识所哺育、所教诲着的;人类倒不如说是要由自己本身来创造一切的。 ——康德 《历史理性...
9
第一节 唯 心 论
第一节 唯 心 论 唯心论有一个共同的意向与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想在纯然的科学知识以外,开辟并肯定价值世界,以“意义”与“价值”为主题,以说明与成立道德宗教为目的...
10
第二节 工 夫 论
第二节 工 夫 论 儒家判教是始乎为士,终乎圣神。 ——牟宗三 《圆善论》 我因读了点圣贤之书,渐渐走上了孔圣之路。假若归宗《水浒》境界者,必以我为无出息矣。 ...
11
第三章 平常心之发见:政治问题
第三章 平常心之发见:政治问题 以前熊先生有两句话:“人不志于圣贤,能免于禽兽乎?人以圣贤自居,能免于禽兽乎?”此语最见人生严肃与人生艰难之意。 ——牟宗三 《...
12
第一节 张 力 论
第一节 张 力 论 科学知识是新外王中的一个材质条件,但是必得套在民主政治下,这个新外王中的材质条件才能充分实现。否则,缺乏民主政治的形式条件而孤离地讲中性的科...
13
第二节 界 线 论
第二节 界 线 论 为什么我说“从中国文化开出民主科学”,就有莫名其妙的人反问我说“你开出来了没有?”难道我是如来佛,耍魔术,我说开出就有了?如果我说开出就马上...
14
下篇 牟宗三美学的革故鼎新
下篇 牟宗三美学的革故鼎新 处此苦难时代,家国多故之秋,何来闲情逸致讲此美学?故多用力于建体立极之学。两层立法皆建体立极之学也。立此骨干导人类精神于正途,莫急...
15
第四章 智的直觉与牟宗三的儒释道判教
第四章 智的直觉与牟宗三的儒释道判教 哲学家们!如果你们只就我们人类的辨解知性说话,而不就无限心说话,或于我们人类不能点明其转出无限心及智的直觉之可能,你们休想...
16
第一节 浮智的直觉:作为自然生命的才性系统中的美
第一节 浮智的直觉:作为自然生命的才性系统中的美 [英雄豪杰]其基本灵魂乃是气质的才气之鼓荡,浮智的直觉之闪烁,艺术性的浪漫情调之欣趣,三者,夹杂在一起的直接表...
17
第二节 静态的智的直觉:道家之玄理系统中的美
第二节 静态的智的直觉:道家之玄理系统中的美 在道家,无论老子的道德经或庄子(指书言),从知性到超知性这个转进的关节以及超知性的境界,都意识得很清楚。……儒家之...
18
第三节 灭度的智的直觉:佛教之般若佛性系统中的美
第三节 灭度的智的直觉:佛教之般若佛性系统中的美 我们不能只是肯定有佛,必须实际上真正可能有佛才行。而这个所以可能有佛的关键即在于肯定人有智的直觉。 ——牟宗三...
19
第四节 神智的直觉:儒家道德的形上学系统中的美
第四节 神智的直觉:儒家道德的形上学系统中的美 天理流行,一体平铺,无倒妄,无杂染,无欣趣,无光景:亭当平实,围范曲成,无不周遍,无不穷尽。此中之智即是无光景之...
20
第五章 神智的直觉与牟宗三的中西判教
第五章 神智的直觉与牟宗三的中西判教 圆教必透至无限智心始可能。如是,吾人以无限智心代上帝,盖以无限智心之人格神化为情执故,不如理故。无限智心不对象化为人格神,...
21
第一节 何种直觉:分别说还是合一说?
第一节 何种直觉:分别说还是合一说? 分别说的“美”是生命之“闲适原则”,是生命之洒脱自在。人在洒脱自在中,生命始得生息,始得轻松自由而无任何畏惧,始得自由之翱...
22
第二节 我思故我在Ⅰ:牟宗三“消化”康德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我思故我在Ⅰ:牟宗三“消化”康德的美学意义 我每看到康德于美学判断处说合目的性原则时辄感困惑,我找不到它的切义究竟在那里。我甚至怀疑它在这里根本没有切义...
23
第三节 我思故我在Ⅱ:牟宗三“衡定”海德格尔的美学意义
第三节 我思故我在Ⅱ:牟宗三“衡定”海德格尔的美学意义 海德格只是就存在与实有来回地虚说,现象学地描述这人的真实性以为实有。……但是这个“诚中形外”,“你是好样...
24
第六章 在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之间”
第六章 在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之间” 妙慧审美本是一闲适的静观之“静态的自得”,它本无“提得起放得下”之动态动力,此后者是属于道心之精进不已与圆顿之通化,乃属另...
25
第一节 牟宗三与海德格尔:批评与反批评
第一节 牟宗三与海德格尔:批评与反批评 毫无疑问,海德格尔在其关键的1933年中,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学术声望和独特的话语风格来为国家社会主义变革服务,因而为这一变...
26
第二节 牟宗三的内在困境:智的直觉抑或审美直觉?
第二节 牟宗三的内在困境:智的直觉抑或审美直觉? 中国没有科学,已经知道向西方学习,西方人除了文明科技外,如何解决后现代化的文化问题?好好向中国儒、释、道三教学...
27
结束语
结束语 很可能,一个哲学家同政治权威达成妥协是有罪过的,即使是以表面上微不足道的方式;他自己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种可能性,即他同政治权威达...
28
后 记
后 记 很多年前,我便留意美学了。记得最初直面的美学概念,便是黑格尔的“悲剧”。我被其中的苍凉、命运感所吸引,而借之以论香山居士的《长恨歌》。那是1995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