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选景与取景
初学风景写生的人要从缤纷繁杂的自然界选定一个合适的景色来作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如何选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和认识自然,增强自身对自然美景的激情和提高对美景的感受力,多欣赏风景画,以此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再加上多画,从写生实践中获得经验。开始阶段,应该从简单的景色入手,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风景写生绘画水平。
风景写生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有风俗性的生活场景,也有富有意境的自然风光,包括都市建筑、高山河流、乡村风景、海岛渔村、渔港码头、厂房工地、山地丘陵、溪谷田野、园林花圃、森林草原、市场街景和带有人物的社会生活场景等。这些景物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总是能受到人们的青睐。选景不在于空间究竟是如何的宽广,或内容是多么复杂,实际上一些普普通通的景色,在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等客观因素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作者独特的表现方式也会显现出不尽相同的诗情画意。不同的环境特点与氛围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山区、水乡、海岛、渔村、森林、黄土高原等,能给人以精巧、绚丽、雄伟、壮阔、沉寂、活跃、幽雅、古朴、浓艳、清丽等种种不同的感受。因此,画者对景色的感受是选取写生题材的动机与依据。
图2-1
新鲜的事物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容易使作者对它产生描绘的激情和冲动,所以许多画家常常喜欢到一些风景具有特色的地方去写生。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秀丽的青岛海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还有河道纵横、黑瓦白墙、古朴幽雅的江南水乡,以及辽阔的西北草原和具有南国风光的海南椰林等。当然,也有一些专门画城市建筑的、画森林的、画河流的、画海港等题材的风景画家。他们专注于某一类题材的风景画创作,深入感受、观察、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
19世纪的印象主义绘画大师为我们学习风景写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印象派画家提倡到户外直接面对大自然写生,他们经常在不同光线、时间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多幅不同色调的写生,从而研究光与空气对色彩变化所产生的细微影响。所以,作画者应该依据自己的作画意图和目的去选取题材,根据绘画的要求与进度去选择适当的景色来写生。初学者最好是选择具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平远风景来练习,因为这类景色可以让画者很明确地认识到视平线在画面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了解形体与色彩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产生变化的规律。另外,不要总是局限于环境类似,色调类同,缺乏新意的选景,应该有意选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或环境特点的对象来写生。对比鲜明的景色,能够促进画者对不同景色的构图、色彩、形象、意境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能力,起到提高作品的绘画效果和感人魅力的作用。
取景的方式有借用手势来裁取画面(图2-1),做一个卡纸板当取景框(图2-2),用手机或照相机(摄像机)取景(图2-3)三种。
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