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透视原理在构图中的运用
2025年09月22日
图2-3
2.2 透视原理在构图中的运用
2.2.1 风景写生中的透视
自然界的各种景物,由于透视关系,形体会产生变化,即近大远小的距离缩减现象。必须懂得透视原理,才能理解这种变化的规律。在风景写生中,描绘建筑物、江河、道路这类景物,如不能符合透视变化规律,建筑物就会歪斜不正,江河、道路也不能平卧在地面伸向远方。透视是表示空间的主要因素,透视关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景物空间效果,尤其是建筑物、道路、船等物体。透视原理在各种形式、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其在表现主题、创造构图形式和提高画面表现力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透视分为形体透视和色彩透视。
(1)形体透视
形体透视是正确运用焦点透视画出景物在不同位置产生的透视变化,包括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在画面上有两个交点,在画面上向两边无限延伸。在画面上一般靠穿插、疏密排列来表现空间关系的。运用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仰视、俯视等透视法则,去理解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视觉现象,同时运用线条、形体的走向来表现出深远的感觉。
成角透视:在画面上有一个交点,在画面上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最终消失于一点。这一点就被称为视点,在这一点画出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
(2)色彩透视
色彩透视是根据画者距景物的远近不同,景物会产生越远越模糊的视觉效果,这称为空气透视法。景物越远色度越低,对比越弱,色彩纯度越低,色彩倾向也越冷,我们就把这种色彩的变化叫作色彩远近透视法。
2.2.2 风景写生中的视高
在风景构图中,最重要的是选择视点的高低,也就是视高。不同的视高构图特点与作者的表现目的应是互相联系的。视高可分为仰视(低视高)、俯视(高视高)、平视(一般视高)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