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铭轮:津沪间的航海传奇

新铭轮:津沪间的航海传奇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招商局“新铭”轮船,便在这日进口,所以卖零碎吃食的小贩,掮行李的脚夫,接旅客的栈房伙计,以及迎亲候友的上中流社会人物,早将数亩大的码头,拥挤得没插脚处。当年停靠在天津码头的“新铭”轮创刊号上的连载至此戛然而止。而“新铭”轮,当年便主要往返于上海与天津两港之间,既载人也运货。21日,迎袁专使由沪北上,其所乘坐的海轮,便是招商局的“新铭”轮。

新铭轮:津沪间的航海传奇

1926年7月7日,《北洋画报》在津创刊。与画报同时出现并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是该报四版一部名为《津桥蝶影录》的连载小说。作者“喜晴雨轩主”为何人,事迹如何,目前我们尚难考定,但他是一位久居且深谙津沽的文人,却是无疑。这部小说开篇的一段引言,便可以证明:

天津这个地方,在庚子以前,只不过是一个繁盛一点的县治罢了。自从有清咸丰十年,与英国订了续约,开为商埠以来,便与上海、广州、福州、汉口等处,同为中国五大口岸。各国侨商,列省行贾,都荟萃于斯,真个是攘往熙来,旅至为归,一天天繁盛起来,渐渐的改了从前顽固不化鄙陋偏邑的面目。但是地面兴隆,人烟稠密,便难免品类不齐。所以神奸巨狯,硕贾豪商,名士通儒,佳人淑媛,卜居是乡的,亦便不在少数。而况近年朝政日非,时局倏变,在野的政客,眨眨眼便作兴傀儡登场。台上的达官一刹那也就许偃旗息鼓。五日京兆,房杜代兴。北京是政治中心,天津与北京,相隔一间,有哪个怀抱雄心思图大举的,又不想在津沽一水之滨,建设菟裘,上台既可作公余别墅,下野又成为退隐桃源呢?所以天津地面兴隆,居然有一日千里之势了。著者身居是乡,倏将廿载,每日价虱处人寰,耳闻目睹,尽多可笑可歌之事,瞻前顾后,不无痛哭流涕之怀。姑趁余暇,秉吾秃笔,蛇神牛鬼,取现毫端。至是非臧否,月旦阳秋,却一听诸公了。正是托迹人间又一回,沧桑阅尽有余哀。好将一付生花笔,写出悲欢苦乐来。

那么悲欢苦乐又为何呢?且听“喜晴雨轩主”随后道来:

闲言搁起,却说有一天的早晨,紫竹林招商局轮船码头上,热闹非凡。

原来招商局“新铭”轮船,便在这日进口,所以卖零碎吃食的小贩,掮行李的脚夫,接旅客的栈房伙计,以及迎亲候友的上中流社会人物,早将数亩大的码头,拥挤得没插脚处。个个嘈嘈切切,伸头踮脚价往船来处瞭望,都恨不得一时间船便开到,好寻觅他们目的中的人物,早卸仔肩,免得在这样仲夏初伏、骄阳炙肩的当儿,在人丛中受些气蒸暑热。无如那船在行海的时光,便同飞鸟一般,瞬息千里,到了这时,反而慢腾腾的尽自挨命。众人望了多时,还不见有“新铭”船的影子。看看日已将午,等得正不耐烦,却见从河沿马路北头,绝尘疾驶,开来一辆华丽汽车,呜呜价电掣风驰,转瞬之间,已来到码头不远,戛然停住。车门开处,由车上跳下一个人来,头戴着细白巴拿马草帽,身穿熟罗大衫,青纱马褂。面貌丰腴,由白皙之中透着红润,两眼奕奕有神,嘴上微微留着新式短须。从他气概看来,不问而知,定是个上等社会,有权有势,席丰履厚的人。只见他下了车,向车夫说了两句话,那车便自开向一边守候,他却走向人群里来。刚好这时汽笛一声,顺风吹来码头上。人声登时又嘈杂了几倍,面上都带着喜色道:“来了!来了!”果然远远望是一只庞大的驶海轮船,缓缓开来。烟筒上黑色带着黄圈,不是“新铭”却是哪个?约过有一顿饭时,船已靠岸。登时脚行们争先恐后,一跃而上,去兜他们的生意。船上搭客们见船到码头,也都手提箱箧,拥在船边,准备登岸。只是急切间一副踏板哪里容得开这多人上下。有些经验的客人,便闪退一旁,静候他们挤去。这里尽自鸟乱,却见方才坐汽车后来的那人,见众人这般挤法,早将眉头一皱,反而倒退几步,用眼打量纷纷下船的乘客。立了片时,见上下的人已经稍为清静,便又走近船旁,只一瞻望,却将手扬起来,高声唤道:“雪生,雪生,我在这里呢!”

当年停靠在天津码头的“新铭”轮

创刊号上的连载至此戛然而止。欲知“新铭”轮为何姗姗来迟,船上船下的人是什么关系,此后又发生了哪些“可笑可歌之事”,那只能且听下期下下期以及此后的数十期分解了。故事虽是编的,但“新铭”轮则是真的;连载伊始的“新铭”轮海上遇事虽是假的,但十余天后“新铭”轮却真的遇上了事。在同年同月28日出版的《北洋画报》第七期上,便刊有如下津埠新闻:“本月十九日一时许,‘新铭’轮由沪抵津,内有二人私运手枪,为英界警察搜去。拘讯后供称尚有同伙多人,住在尚有里。警察当即前往搜查,入门时屋内人开枪拒捕击伤警长警士多人。一犯逃入日界,因被警士盘问,亦开枪击伤警察多人。现在英巡捕长克拉贺及日界华捕姚竹轩二人均已因伤殒命。”“华捕出殡时,并有血衣亭以示表彰。津人对于二人因尽职而殒命,颇为悼惜。”随此报道还配发了“英巡长之灵柩”“装灵柩之跑车”及“天津日租界华捕姚竹轩之血衣亭”等三帧新闻照片。

据史料记载,“新铭”轮为1907年建造的海轮,原名“新捷”号,总吨数2133吨(轻载1400吨,重载2100吨),有客舱639间,其隶属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乃洋务运动的产物。1872年9月,李鸿章派朱其昂、朱其绍在天津、上海联络华商,招集资本,选购船只,招聘航业管理和轮船驾驶人员,于当年12月16日正式开办轮船招商局。总局设于上海,翌年李鸿章委任唐廷枢为总办,朱其昂、徐润盛宣怀、朱其绍等为会办,在天津、牛庄、烟台、福州、广州、香港、汕头、宁波、镇江、九江、汉口及日本长崎、横滨、神户,英属新加坡、槟榔屿、安南、吕宋等处设立分支机构。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邮传部统计,当时轮船招商局已拥有新铭、丰顺、江宽、江永、海晏、江天、江浮、江通、致远、图南、普济、江裕、广大、光利、美富、广济、新裕、固陵、新丰、新济、快利、公平、安平泰顺、飞鲸、遇顺、江新、新昌、新康等客货轮。而“新铭”轮,当年便主要往返于上海与天津两港之间,既载人也运货。当时天津招商局在紫竹林租界南面沿河地带建有栈房及码头,俗称“紫竹林招商局轮船码头”。(www.daowen.com)

虽然“新铭”轮自下水到沉没仅有三十年的光景,但其经历与遭遇,堪称传奇与悲壮。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溥仪下诏宣布退位。翌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推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但要求政府必须设在南京。18日,临时政府派蔡元培为迎袁专使,汪精卫宋教仁、魏宸组等八人为欢迎员,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来宁就职。21日,迎袁专使由沪北上,其所乘坐的海轮,便是招商局的“新铭”轮。此次航行,由于大雾,船行缓慢,直至24日才到天津。

1916年11月8日,“护国将军”蔡锷因患喉癌长逝于日本九州福冈。12月2日,其灵柩由大总统特使袁华选和蒋百里陪同返国,他们所乘的海轮,还是招商局的“新铭”轮。该船自长崎出发,5日抵达上海后,各界前来吊唁者达数千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翌日中国政府号召各地绅商团体组织日灾急赈。随后中国救济日灾义赈会成立,由副会长王一亭组织各慈善团体购入日本灾区最急需的白米六千担、面粉两万余包以及木炭药品生活用品,而承担救灾物资运输任务的海轮,又是招商局的“新铭”轮。该船9月8日上午10时从上海启航,船上悬挂白十字蓝旗,并于船左侧挂“中国救济日灾义赈会”之横幅,于12日抵达神户港。这是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国外赠送救援物资的第一艘轮船,受到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9月13日,《大阪朝日新闻》刊登题为《感谢善邻的同情》的长篇社论,指出:“中国人会出此热心来救日本人的灾难,是日本人梦想不到之事。”

1930年1月底,招商局“新昌”轮从汕头开出,驶到东海舟山群岛海面,遇到冬季特大暴风雨,船只大轴折断,顿时失去控制。船员尽一切办法进行抢修,而紧急驰援营救“新昌”轮脱险者,仍是招商局的“新铭”轮。

1931年1月,招商局调中国第一任海轮船长马家骏到“新铭”轮任船长。1933年秋,“新铭”轮从威海卫回驶上海,途中不但遇到12级台风,而且还陷入台风眼。全体船员在马家骏的镇定指挥下,奋战24小时,与惊涛骇浪剧烈搏斗,终于冲出了危险圈,安全驶回上海。事后马家骏写有《新铭轮历险记》一文,被编入当时小学教科书中。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新铭”轮被政府战时征用。同年8月12日,为阻止日军向首都南京进犯,“新铭”轮随同12艘老旧军舰、185艘被征用的民船,一同沉塞在长江江阴航道,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沉船御敌”的悲壮一章。

(倪斯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