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认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认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而言,这一概念的理解须从以下特点入手:1.1区域性一定的区域范围是特色农业存在的前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抓住区域性的特点打造地方性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具有区域性品牌的特色农业产业。

认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特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经济区域各种区位优势,在全国经济地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向市场的、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就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而言,这一概念的理解须从以下特点入手:

1.1 区域性

一定的区域范围是特色农业存在的前提。特色农业总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特色农业。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是基于云南得天独厚的高原自然地理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来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离开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这些基础条件来谈发展云南特色农业,培育代表性农作物产业就是无的放矢,成为空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抓住区域性的特点打造地方性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具有区域性品牌的特色农业产业。

1.2 相对性

由于经济区域有大小之分,且所拥有的各种区位优势不尽相同,因而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相对性的特点。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里囊括了中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带,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做出选择。全省地州市中较大经济区域有其特色,较小经济区域也有其特色农业,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3 优势性(www.daowen.com)

一个经济区域的特色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在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特色农业在该经济区域范围内,无论是就业比重还是产值比重都应该较大。同时,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该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品牌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也应相对比较高,这样才能显示出其农业特色来。例如:宣威市的火腿产业是该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宣威火腿也是驰名全国的品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优势是其他经济区域同类产业无法比拟的。

1.4 外向性

特色农业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之间必须加强横向联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内外两方面的资源,面向内外两个市场,依靠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有效配置,在竞争中获得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例如:云南的高端野生菌与鲜切花这类的保鲜期短的特色农产品正是与区域外的销售渠道、物流运输相结合,才能在短时间内离开原产地进入国内外消费地超市,成为区域外市场上消费者的宠儿。

1.5 群体性

特色农业不应是单独的个别产业部门,而是以某些优势为基础,培植一个主导部门,并以该主导部门为中心,利用其前后的联系,发展多个产业部门。因而,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将农业产业化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实现特色农业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强基层特色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形成具有地方区域性、优势性的特色产业集群,而这一方面,龙头企业的作用尤为明显。云南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需要考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扶持好产业集群在经济区域内外的扩散作用、辐射作用及带动作用,以弱化农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