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启示与借鉴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启示与借鉴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广西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多个农业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也得益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全区的广泛布点和大力度投入。继“四在农家”之后,贵州省又在全省范围内深度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启示与借鉴

1.要有抓手载体

2013年至今,广西的乡村风貌从脏乱差的衰败形象,快速转变成村容整洁、环境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一乡村“美丽蜕变”的发展成就,离不开“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抓手的统筹推进、持续发力和接续建设。近年来,广西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多个农业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也得益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全区的广泛布点和大力度投入。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也得益于示范区创建的大力度投入。借鉴四川以重大抓手、大力度和高投入补齐深度贫困地区“最大短板”的经验,突进广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应当在原开展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这些重大抓手工程的基础上,重点谋划省级层面的大载体、大抓手,延续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基础扎实、成效显著的大工程,统筹升级安排,把示范区转化成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实实在在地安排项目。

2.要有产业支撑

产业是命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产业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乡村发展只有依托产业支撑,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基础。贵州省从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起就十分注重产业发展,将产业带动作为推进“四在农家”的重要路径。继“四在农家”之后,贵州省又在全省范围内深度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广西是农业大省,农村的发展几乎完全依靠农业发展。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广西探索推行的“5+2”“3+1”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抓住了产业是乡村经济的命脉这一关键点,在痛点上对症下药,重点强化了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支撑。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对接,做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支撑是首要路径。(www.daowen.com)

3.要有统筹力度

无论从四川省的重大抓手和贵州省的产业革命,还是从广西乐业县的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都凸显了党委、政府总抓脱贫攻坚与乡村建设工作的统筹力度。各级党委、政府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力度决定了乡村建设发展的成色。乐业县将全县农业资源、要素统一盘点,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乡村人才等通盘统筹,在集体经济、集体组织和乡村振兴主体上同向发力。其“五面红旗”的机制创新与集体经济“五个一”发展机制、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机制前后衔接且相辅相成,促进了多维要素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同步激活与聚合裂变,使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形成了内部启动、外部带动的双重强劲动能,增强了路径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了共建共享的理念创新、通盘统筹的机制创新和红利下沉的导向创新,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层实践运用。因此,要以强有力的统筹力度,全面布局、系统谋划、整体协同,才能高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