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海洋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优化方案

建议海洋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中心不改变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由专业优势单位牵头,建立跨条线、跨部门、跨区域,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关系,进行科研协作攻关,运行成熟后可直接作为上海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的载体和先期基础。

建议海洋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优化方案

1.长三角海洋装备与极地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上海应加快行动,聚焦自身特色,牵头整合长三角海洋科技力量,打造一个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平台—长三角海洋装备与极地科技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不改变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由专业优势单位牵头,建立跨条线、跨部门、跨区域,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关系,进行科研协作攻关,运行成熟后可直接作为上海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的载体和先期基础。

2.长兴岛和临港海洋装备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立足上海海洋特色资源和海洋开发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兴岛和临港海洋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海洋船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海洋船舶研发设计能力,加快发展液化天然气船、海洋工程辅助用船、多功能海洋工程船、海上风电安装船、豪华邮轮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智能航行系统、船用柴油机、电力推进系统等关键部件,推进军民船舶装备科研生产融合发展和成果共享。

3.海洋科技发展数据库和创新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海洋信息化体系,搭建“智慧海洋”总体框架;重点开发系统可靠的海洋科技发展数据库和科技创新平台,涵盖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多种涉海科技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涉海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www.daowen.com)

4.海洋观测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

提高海洋动态监测管理、海洋预报减灾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数字海洋”上海示范区,支持海洋观测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海洋观测数据自动汇集与分发功能,提供海洋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存储管理、分级处理、产品制作和共享分发服务,为灾害预警、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实现对海洋智能观测和业务化运行的全面支撑。

5.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设施大平台

上海在装备研究和极地科学区位上优势突出,充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极地研究中心等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面向智能海洋装备、深海探测与开发装备、极地科学与技术、海洋观测研究等领域开展科研布局,大力支持设立深海重载作业攻关平台、极地条件综合试验平台、新一代极地科考研究平台等,以推进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