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流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技术优化方案

物流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流信息的存储主要依托数据库技术,物流信息的加工处理则主要是以数据库系统基础之上的物流信息应用系统。为使数据库系统获得比较满意的运行效果,应对计算机的CPU、内存、硬盘、I/O通道等技术性能指标采用较高的配置。整个软件业务与企业仓库物流管理各环节吻合,实现了对库存商品管理实时有效的控制。

物流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技术优化方案

物流信息的存储主要依托数据库技术,物流信息的加工处理则主要是以数据库系统基础之上的物流信息应用系统。比较常见的有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

1.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1)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是数据库系统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存储数据库及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主机、存储设备、I/O通道等。大型数据库系统一般都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等。

为使数据库系统获得比较满意的运行效果,应对计算机的CPU、内存、硬盘、I/O通道等技术性能指标采用较高的配置。

(2)数据库。数据库(Data Base,DB)是指数据库系统中以一定组织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的相关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存储介质上,它是数据库系统操作的对象和结果。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中性和共享性。

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各种操作都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常用的数据库产品有ORACLE、MS SQL Sever、Sybase、FoxPro、Access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指负责数据库存取、维护和管理的系统软件。它提供对数据库中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将用户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数据相互隔离,是数据系统的核心,其功能的强弱是衡量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

DBMS必须运行在相应的系统平台上,在操作系统和相关的系统软件支持下,才能有效地运行,包括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数据库建立与维护功能、通信功能等。

(4)数据库管理人员和用户。用户是指管理、开发、使用数据库系统的所有人员,通常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员和终端用户。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管理、监督、维护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应用程序员负责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数据库系统中运行的各类应用程序;终端用户是在DBMS与应用程序支持下,操作使用数据库系统的普通用户。

综上所述,数据库中包含的数据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集合;每个用户均可使用其中的部分数据,不同用户使用的数据可以重叠,同一组数据可以为多个用户共享;DBMS为用户提供对数据的存储组织、操作管理功能;用户通过DBMS和应用程序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操作与应用。

2.常见的两种物流信息加工处理系统

(1)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是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虚拟仓库管理等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并跟踪仓库业务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过程,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库存操作,与其他系统的单据和凭证等结合使用,可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www.daowen.com)

WMS一般具有以下功能模块:管理单独订单处理及库存控制、基本信息管理、货物管理、信息报表、收货管理、拣选管理、盘点管理、移库管理、打印管理和后台服务系统。

WMS系统可通过后台服务程序实现同一客户不同订单的合并和订单分配,并对基于RF、纸箱标签方式的上架、拣选、补货、盘点、移库等操作进行统一调度和下达指令,并实时接收来自RF和终端PC的反馈数据。整个软件业务与企业仓库物流管理各环节吻合,实现了对库存商品管理实时有效的控制。

WMS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支持对包括品名、规格、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和箱包装等商品基本信息进行设置,而且货位管理功能对所有货位进行编码并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使系统能有效地追踪商品所处位置,也便于操作人员根据货位号迅速定位到目标货位在仓库中的物理位置。

② 上架管理:系统在自动计算最佳上架货位的基础上,支持人工干预,提供已存放同品种的货位、剩余空间,并根据避免存储空间浪费的原则给出建议的上架货位并按优先度排序,操作人员可以直接确认或人工调整。

③ 拣选管理:拣选指令中包含位置信息和最优路径,根据货位布局和确定拣选指导顺序,系统自动在RF终端的界面等相关设备中根据任务所涉及的货位给出指导性路径,避免无效穿梭和商品找寻,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拣选量。

④ 库存管理:系统支持自动补货,通过自动补货算法,不仅确保了拣选面存货量,也能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货位蜂窝化现象出现的概率。系统能够对货位通过深度信息进行逻辑细分和动态设置,在不影响自动补货算法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对控制精度。

(2)运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适用于运输公司、各企业下面的运输队等,它主要包括订单管理、调度分配、行车管理、GPS车辆定位系统、车辆管理、人员管理、数据报表、基本信息维护、系统管理等模块。该系统对车辆、驾驶员、线路等进行全面详细的统计考核,能大大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

TMS是基于网络环境开发的支持多网点、多机构、多功能作业的立体网络运输管理软件。基于GIS系统,实现干线运输的运力配载、车辆调度和线路优化。TMS通过衡量、分析、规范运输作业流程,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进行分拨、配送过程中的运输管理调度。

TMS采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实现计算机优化辅助作业,特别是对于网络机构庞大的运输体系,TMS能够协助管理人员进行资源分配、作业匹配、路线化等操作。TMS与GPS/GIS系统可以实现无缝连接,通过物流条码化,实现全自动接单、配载、装运、跟踪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