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农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上海农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郊区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农业逐步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再次,城市市场强大的购买力及持续性,进一步促进了城郊型农业的不断发展。

上海农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依托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是全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又是农民生活较富裕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农业发达地区。上海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至1978年基本上属于传统农业阶段,其主要特征:一是农业生产高度集中,形式单一。这是与当时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对应的。1949年以后,上海郊区在成功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对农业生产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和统一分配,生产决策高度统一。二是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作物为主。三是实行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即国家规定农民必须上交的商品粮的数量和价格,通过国家商业这一单一渠道,对工农业产品实行不等价交换。在这一时期,由于其生产经营形式、分配形式等违背了农业生产的特点,也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不相适应,因而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1979年至1984年基本上属于经营体制变革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在波动中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率先开始的农业改革,不仅使我国农业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实现了农业发展的一次大飞跃,同时也使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大变革与大发展的崭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郊区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农业逐步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1982年,上海郊区88.3%的生产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责任到劳、专业分配。之后,与全国各地农村一样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外,1984年,又改革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指令性计划的统派购为指导性计划的合同定购和议购制度,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了农业的一次巨大飞跃,也为农村的深层次变革提供了基础。1984年,上海郊区粮食总产达252.29万吨,超过历史水平,单产达346千克,分别比1977年增长11.4%和37.6%。棉花油菜籽总产量分别达到10.64万吨和11.63万吨,分别比1977年增长58.8%和97.8%,单产分别达到75千克和151千克,比1977年增长63%和97.1%,农业总产值达26.59亿元,比1977年增长80.6%。

1985年至1996年基本上属于城郊型农业发展阶段。所谓城郊型农业经济,就是邻近城市、服务城市,与城市相互依托,以蔬菜和鲜活农副产品生产为主的“农工商”型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区域性农业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首先,城市市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鲜活农副产品的需求,是城郊型农业经济形成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城市里居住着高密度的人口,消费水平高,每天要消费大量的主食品和副食品,尤其是鲜活农副产品,而郊区农民生产的副食品供应城市,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得到高于一般农村的级差收入。因此,郊区承担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不仅是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郊区农民首先富裕起来的需要。其次,郊区农业生产人多地少。1985年,上海郊区共有耕地509.36万亩,每个乡镇人口占有耕地1.13亩,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2亩,并且人均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到1996年,上海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02亩。耕地资源少限制了郊区提供的农副产品的品种及数量,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要,贯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是城郊型农业区别于一般地区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讲,大城市郊区都把建设为城市提供副食品的基地作为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再次,城市市场强大的购买力及持续性,进一步促进了城郊型农业的不断发展。上海郊区农业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城郊型农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打破了地区经济封闭的格局,外省市的粮、肉、禽、蛋等源源不断地进入上海市场,缓解了郊区农业生产的压力,使得郊区农民有可能根据市场的需要及经济效益的高低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更好地贯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198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适时地提出了郊区工作的“一、二、三、四”方针:坚持城乡一体化;农民口粮立足自给,城市副食品的供应立足郊区的两个立足点;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把郊区建设成城市工业扩散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科研中试基地。在由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和为城市服务中,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农业的状况具有了鲜明的城郊型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加快向现代化、开放型的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乡农副产品市场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经过多年调整,到1996年,上海郊区农业已形成四大功能。一是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功能,为市场提供适销的名特优鲜活和高档、高值的农副产品,是郊区农业的基本职能,体现了现代化城郊型农业的优势和特色。如当时南汇县有万亩中药材基地,万亩蔬菜基地,6万亩优质油菜基地,6万亩西甜瓜基地,南汇、崇明等四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优高”农业示范区。1994年,全市有49个百头奶牛场、443个千头猪场,5个10万羽以上肉鸡场,146个万羽以上蛋鸡场,167个综合型养殖场,1.1万多公顷淡水精养鱼塘。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商品率大大提高,1996年,农副产品商品率达78.7%,人均农副产品收购额由1984年的1268元上升到23962元,基本解决了上海长期以来吃菜难、吃奶难和吃鱼难的状况。二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绿地功能。积极扩大花卉、绿地植被、果树林木园艺作物生产规模,发展设施化、园艺化观赏农业,美化城乡,为城乡人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游览场所。三是出口创汇农业生产基地功能。依托对外开放城市和市场区位优势,扩大出口创汇农业生产规模。1996年,农业出口产品收购额达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四是适当维持粮油大宗农产品的农民自给性功能。粮食、油菜籽单产均超过1984年的水平,再创新高。

自1997年以来,上海农业进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时期。都市型农业相对于一般城郊型农业而言的,实际上是城郊型农业的一种高度发达的形态,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较之一般城郊型农业更充实、丰富、延伸和提高。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上海市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上海农村要建设都市型农业的要求。上海建设都市型农业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上海正在崛起为国际中心城市,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明确的定位。上海农业在全市GDP中虽然只占不到1%的比重,但对上海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97年,上海人均GDP已突破3 000美元,这一方面为上海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都市对农业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使上海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2016年,上海人均GDP已达到11.36万元,城乡居民的消费也随之升级,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上海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上海农业朝着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服务,朝着集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与上海这座世界特大型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自1997年以来,有关部门都在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上海的农业生产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至今的20多年来,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框架已基本形成。至2016年末,全市累计建成设施粮田面积达86.53千公顷,市级蔬菜标准园150家,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04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270家。粮食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到70%。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不断提升,“三品一标”认证率达72.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全市共有家庭农场4243户。全市认定区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470家,其中市级示范社178家,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7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3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50亿元,利润总额达23.33亿元。2015年上海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得分为81.68分,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

至今,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已形成丰富的形态。都市型农业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上海的都市型农业主要体现出了生产功能、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相结合的特色。

(1)常规农业。指在上海都市区域的农业中为满足大多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生产一般的农副产品,如大米、绿叶蔬菜、肉禽蛋等。

(2)设施农业。以环棚、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栽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生产。在上海市区有条件的菜场或商场、园艺场,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发展无土栽培蔬菜,为宾馆、饭店等提供一些洁净、卫生、高档的绿色蔬菜。在城郊地区,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有土和无土栽培相结合,发展以温室栽培为主的、一年四季都能提供产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机械化和工厂化饲养畜禽。(www.daowen.com)

(3)生态农业。即绿色农业,主要是在成片的高科技农业开发区,合理利用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无公害的洁净农产品。绿色生态农业的推进,使上海城市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

(4)特色农业。利用都市区域农业生产中现有的名、特、优、稀的农副产品品种,满足都市居民各方面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上海市区水产品上市品种的逐年丰富,特种水产品的日益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5)创汇农业。利用都市区域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名、特、优农副产品,在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同时,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农产品出口创汇。

(6)加工农业。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加工技术,对农副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加工等,实行产加销一条龙。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自身生产的部分农副产品的加工;二是引进外地农副产品进行加工。这样就可以解决农副产品供应淡旺季的矛盾。

(7)休闲农业。在都市的城市化地区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地区,规划、布局、建设小型综合园艺场或者农庄,栽种蔬菜、花卉、苗木水果,并利用水面资源,发展集旅游、观赏、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开发小区。同时结合郊区(县)旅游景点和特色农副产品,以蔬菜栽培、观赏园艺、风景经济林、水产等为主,发展集生产经营、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游钓观赏、体验农家生产情趣、蔬果采摘、特色鲜菜野味品尝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开发与度假休闲小区。

(8)公园农业。利用分布在都市区域中的公园,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区域条件,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和发展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促进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如在都市中的森林公司、植物园等种植花卉、盆景、观赏树木、果树等;或在公园举办花展;或者利用有水面的公园,开发观赏鱼类和游钓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开发公园,吸引游客,为城市居民提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轻松愉快的娱乐场所。

(9)立体农业。在都市中有条件的居住区的房前、屋后、楼顶、阳台、门廊、窗台、家庭后院等处,发展家庭阳台养花、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美化城市环境。

(10)绿化农业。在都市中的中心广场、居住小区、道路两旁,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发展绿地、草坪等,在城郊结合部开发和发展绿化带。通过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城市生态质量。1997年,上海郊区新增了苗木培育基地面积360公顷,在市区新建公共绿地达323公顷,使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6年的1.92平方米上升到1997年的2.4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17%上升到17.8%。市区人均公共绿地和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到2016年底,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82平方米。此外,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在城郊地区,处处可见与乡镇规划相配套的,与发展村、路、田、渠、河相协调的植树绿化,促进了农田的林网化,美化了乡村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