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述

201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述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把推进“一带一路”与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紧密结合,配合国家和陕甘两省政府启动《关中—天水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成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第28届伏羲文化旅游节、2017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天水海关、天水保税物流中心、天水铁路口岸等设立工作进展顺利,实现进出口总值37.84亿元,增长18.17%。

201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述

2017年,天水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赶超进位、务求实效”工作原则,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生产总值614亿元,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102.69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189.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322.87亿元,增长4.7%。

(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体经济较快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07亿元,增长6.8%。续建、新建和预备工业项目188项,总投资322.1亿元,启动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航空产业规划正在抓紧制定。华天电子科技园、长城电工产业园基本建成,岐黄中医药产业园、华天电子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封装与测试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电工产品综合检测实验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科技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开工建设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城产业园。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实现粮食产量113.28万吨,增长0.98%;果品、蔬菜畜牧产值分别达到102亿元、80亿元、77.4亿元;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6家、农民合作社1051家、家庭农场234家;旱作农业示范区、西北生物原料药生产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

(二)创新驱动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不断蓄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8户企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名录,华天电子科技园晋升为全省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园之一。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1亿元,增长8.5%。电子商务生态旅游、休闲养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接待国内外游客371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2亿元,均增长33.5%。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17项,取得科技成果109项。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被文化部确定为“双创”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大厦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7.35亿元,增长-0.57%。发改系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24个,落实中央资金7.54亿元,落实省预算内资金1.37亿元。200个市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中,132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5.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0.27%;68个预备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六个清单”中,8个重大前期项目完成审批3个;817个投资项目完成投资624.18亿元;43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27个;130个审批项目完成审批128个;81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0.23亿元;27个重点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完成投资57.3亿元。PPP项目库共录入项目122个,总投资1823.48亿元,其中2017年重点推介洽谈45个,总投资1107.8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51个,到位资金408亿元。“八大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宝兰客专、麦甘公路、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中轴线和中区旅客通道、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宝兰客专秦安站枢纽工程等建成投入使用,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引洮二期工程天水段、城区引洮供水、曲溪城乡供水、农网升级改造、张家川富川水源、成纪新城地下净水厂、秦州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www.daowen.com)

(四)精准脱贫工作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精准脱贫工作扎实推进,126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5元,增长8.7%。新建贫困村幼儿园8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05个。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6个,搬迁贫困人口4163户20021人。贫困村4G互联网、快递服务网点、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的1034个贫困村22.4万户10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饮水安全率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2元,增长8.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7亿元,增长10.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5%。输转劳务人员69.25万人,创劳务收入133.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2%以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一中麦积校区、麦积天润学校、市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全面改薄项目579个;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19万户,建成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4800套。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项,建立完善了市、县区两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关停取缔“土小”企业306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权属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三权”监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涉农改革事项有序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2万亩,流转总面积113.6万亩,流转率20.6%。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启动市级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企业总体税负下降面达98%。坚持把推进“一带一路”与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紧密结合,配合国家和陕甘两省政府启动《关中—天水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成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第28届伏羲文化旅游节、2017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天水海关、天水保税物流中心、天水铁路口岸等设立工作进展顺利,实现进出口总值37.84亿元,增长18.17%。

总体来看,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较好,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指标未达到年度计划目标要求;经济增长仍以旧动能为主,投资拉动仍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创新不足,增长乏力;产业发展步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产业化项目储备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有效形成;文化旅游龙头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游客停留时间短,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相关行业增速放缓;脱贫攻坚困难较大,农村公共服务不均衡、基础设施滞后、富民产业发育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