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助推科技创新的学术交流

助推科技创新的学术交流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对于科技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学术交流是科技社团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科技社团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加强学术交流是科技社团促进自主创新义不容辞的职责。以四川为例,在四川省科协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其所属的科技社团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近300场。他们围绕四川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助推科技创新的学术交流

创建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874年至今,先后走出了近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人类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沙龙式的学术交流分不开的。20世纪初,物理学家汤姆森担任实验室主任后,开创了“茶休”的形式,并让这个习惯成了一个传统。每天上午和下午,实验室里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都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一起喝茶交流。其间,大家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思想,交锋学术观点,时而海阔天空地谈论,时而为某个具体实验设计而争得面红耳赤。这里没有辈分之别,也没有地位等级之分,彼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辩论和批评。正是这种畅所欲言的交流氛围和思想碰撞,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诞生了一批照耀世界的科学之星。正如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生物学家沃森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说:“当自己还是一名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时,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茶休’时间,我有机会向克里克、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很多著名科学家请教学习,还能经常和很多科学家们交换各种信息和意见,同时又得到了老前辈们的指导和鼓励,这些都是我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对于科技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学术交流是科技社团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科技社团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据中国科协2004年对1 727名科技工作者反馈的问卷分析,科技工作者之所以愿意参加科技社团的学术活动,81.1%的人是想通过学术交流了解同行的学术情报和信息,41.1%的人是想与同行讨论问题,而36.0%的人则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同行的评价和认可(数据来自:杨文志《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应回归本位》)。

每个学会每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会,比如学术年会、专题论坛、学术讲座、研讨会等等。这些交流会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交流的内容非常广泛,有针对科技发展中具有前瞻性问题和科学前沿学术动态的探讨,有围绕国家及地方建设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科技人员能将自己的思考、研究、探索的结果与同行或其他专业的研究者进行沟通,彼此了解,相互启发,同时还能让会员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学术问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促进自己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新的思路和新的观点,有利于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成长。交流会上,科学家们不同的声音,相左的观点,甚至尖锐的质疑,高声的争论,都是接近真理,完成理论升华的重要途径,都是激荡科技创新的源泉,引领科技进步的先导。

科技社团不仅成为科学技术建制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成为推动科学和技术一体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动力,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交流学术思想,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科学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不仅能够推进不同学科的发展与合作,还能促进学科群建设。

我国一些科技社团与国际民间学术机构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特征。通过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主办或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交流的重大活动和重点项目,提高了我国科技社团的国际地位,取得了更多的决策权和话语权

加强学术交流是科技社团促进自主创新义不容辞的职责。以四川为例,在四川省科协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其所属的科技社团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近300场。他们围绕四川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例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后,四川科技社团围绕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技术难题,及时举办“科学技术与抗震救灾”论坛,邀请了30多位全国知名院士、专家参加,为灾区重建建言献策。同时,还举办了“地震生命线工程与防灾减灾研讨会”等学术活动18场,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科技支撑与服务。也为培养四川的科技领军人才,提高四川的学术地位,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四川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川科协还打造了高端学术交流会,如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天府创新论坛”博士专家论坛等,目前这些论坛已成为四川科技社团的知名品牌。为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潜能,科技社团还定期举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和科技作品竞赛”。(www.daowen.com)

为达到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有人、有声、有事、有朋友”的目标,四川省科技社团还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新西兰等外国科技团体和港台地区科技团体互动交流,联合召开学术交流会议,扩大国际影响。

[智慧箴言]

学术交流活动是科学技术工作中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通过科学家之间的思想接触,学术交流,自由争辩,可以沟通情况,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认识得到发展,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假说,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周培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