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劳务移民的发展理念:强化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劳务移民的发展理念:强化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其中的重要治理主体,劳务移民自身还必须强化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参与治理的过程,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在迁入地生存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劳务移民自身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尤其是通过积极参加文化知识、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等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竞争力,进而在劳务市场中站稳脚跟,谋得发展。

劳务移民的发展理念:强化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中国大陆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作为其中的重要治理主体,劳务移民自身还必须强化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参与治理的过程,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在迁入地生存发展的能力。

(一)创业意识

创业,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即自主创业,是指劳务移民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自行解决就业问题。而广义的创业,不仅包括狭义的创业,而且包括在已有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发愤图强取得以技术上的突破、岗位上的晋升、收入上的提高等为主要表现的工作过程。这种创业的突出特征,就是职业当作事业来做,把工作当追求来干。这里所说的创业,无疑是从广义上来说的。对于一些个人能力较强、具备一定能力的劳务移民,自主创业当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自主创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而且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而,对于大部分劳务移民而言,立足工作岗位发扬创业意识,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积极进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把技术做精、把业绩做大、把效益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业过程。劳务移民强化创业意识,不管是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劳务单位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二)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劳务移民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不求突破完成工作任务,当然也是一名合格者,但绝非一名优秀者。劳务移民不管是在厂矿企业务工,还是从事各种临时工种,抑或自谋职业,如果能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工作成绩一定能够更为出色。特别是在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时,通过思维创新往往能寻找到有效的化解方式。因此,强化劳务移民的发展理念,要求劳务移民在工作中突破思想的保守性和思维的局限性,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用新观念、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创新意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有扎实的知识与实践基础,以及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此外,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和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有关。如果微观层面在劳务移民的报酬、晋升和创新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宏观层面将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创新实践挂钩,不仅能有效打消各种顾虑的保障机制,还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于强化劳务移民的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三)竞争意识

竞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市场主体之间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的状态,接受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考验。劳务移民在参与经济活动的同时,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竞争也因而成为劳务移民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劳务移民所从事的行业、工作属于体制外的非垄断性领域,加上就业岗位多属于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同质化特征突出,这种竞争就体现得尤为明显。劳务移民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更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乃至更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从本行业、本企业中脱颖而出,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成长壮大。这就要求劳务移民自身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尤其是通过积极参加文化知识、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等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竞争力,进而在劳务市场中站稳脚跟,谋得发展。

【注释】

[1]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A].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4.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3-11-16(1).

[3]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4):98-120.

[4]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求是,2005(22):23-25.(www.daowen.com)

[5]汪锦军.纵向政府权力结构与社会治理: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4(9):128-139.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3-11-16(1).

[7]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4-10-29(1).

[8]王淑芹,刘畅.德治与法治:何种关系[J].伦理学研究,2014(9):64-68.

[9]程竹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理论问题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2):19-28.

[10]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3-11-16(1).

[11]新华社记者.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7-8(1).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7):589-59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中国信息报,2015-4-30(1).

[1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