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新认识新时期的民营企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发展

重新认识新时期的民营企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发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民营企业究竟是什么?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至今仍面临着多重压力,既有来自传统意识形态的歧视,又有来自既得利益阶层的挤压,还有来自舆论环境的是非。能否成功突围,有待于改革的深化,有待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创新。通过这种思辨和探索,我们期望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引发更多的社会关切,能够赢得更多的尊重,能够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现任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主席等职。

重新认识新时期的民营企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发展

中国面临着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层面,至少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国有企业应当干什么?怎么干?二是民营企业究竟是什么?怎么看待这个新的群体?罗欣博士新著《哲商的力量》,有助于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他的核心观点是:民营企业发展,不是靠与权力结盟,而是靠创新、修炼、试错,不断完成由草根到儒商再到哲商的转型。我觉得这个概括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竭诚向读者推荐这本书。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至今仍面临着多重压力,既有来自传统意识形态的歧视,又有来自既得利益阶层的挤压,还有来自舆论环境的是非。我们虽然一直倡导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但实际上国有企业凭借其政治上的强势,实行无边界的扩张,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我们虽然承认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但民营企业在融资和法律保护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我们虽然认可民营企业解决了就业问题,提升了经济总量,但至今还有不少人仍然沿袭《资本论》的固定思维,视民营企业家为剥削员工的资本家。要解决这些问题,取得共识,只能靠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商的力量》列举大量事实,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现状:民营经济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后的产物,它以分散在民间的资本为基础,以优秀的民间创业者为先锋,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动力,历经30年的风雨,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核心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是社会、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真正有创新力、创造力、贡献力的经济形态源于民间,源于人民。民营企业家与广大的员工一起联手,去创造财富,去解放自己。因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民营经济,其实质就是人民经济。

然而,这样一个明摆着的现实问题,我们至今仍未取得共识。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与没有取得共识直接相关的。比如,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问题,民营企业边界的拓展问题,民营企业的地位问题,民营企业家所应该获得的社会尊重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这些生存的困境,与自身的创新能力、变革能力、国际化能力、产业传承能力等结合起来,使民营企业面临内外双重考验的局面。能否成功突围,有待于改革的深化,有待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创新。

不能说党和政府不重视民营经济。中共十六大将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界定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十八大又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强调“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果真如此,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应当越来越清晰、发展机遇应当越来越广阔、发展势头应当越来越强劲。但为什么至今仍碰到重重的阻力呢?我认为,一方面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利益格局的调整则更为艰难;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自身还处于成长阶段,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许多毛病要克服。与其埋怨社会不理解,不如加强自身修炼,提升自己的战略领导力。罗欣博士回顾并梳理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完成了这本具有反思性和学理性的著作,应当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本书既有对民营经济发展历史的回顾,又对民营企业生存现状作了哲学思辨和探索。通过这种思辨和探索,我们期望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引发更多的社会关切,能够赢得更多的尊重,能够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www.daowen.com)

保育钧

保育钧(1942— ),男,蒙古族,江苏南通人。现任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主席等职。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十届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