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应对银发需求

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应对银发需求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所有行业的创新管理和新产品研发影响重大。由于生理年龄本身并不是细分银发市场的充分标准,因而银发市场开发的主要挑战在于评估和理解银发市场需求。人口老龄化要求企业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前所未有的人口变化改变了企业应对市场所需的可用资源,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其主要有以下策略。

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应对银发需求

中国的银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银发市场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同时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所有行业的创新管理和新产品研发影响重大。由于生理年龄本身并不是细分银发市场的充分标准,因而银发市场开发的主要挑战在于评估和理解银发市场需求。

在讨论劳动力减少、福利影响、社会矛盾的同时,我们常常忽视人口变化带来的机遇,如新市场的出现、创新潜力的激发、将老年人融入工作和工作场所、积极老龄化、转变社会角色都是将人口危机转变为机遇的例子。必须了解企业和整个行业是如何应对人口变化的,必须了解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如何细分和接近银发市场?如何根据银发市场调整产品开发、设计和传递价值?如何抓住潜在的银发消费者的隐性或潜在需求?

人口老龄化要求企业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前所未有的人口变化改变了企业应对市场所需的可用资源,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其主要有以下策略。

策略1:成为需要的发现者,即使在饱和市场仍能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例如,成立中高龄女性专用健身俱乐部。在这里,女性不担心会遇到男性,很多中老年妇女对传统的健身俱乐部根本不感兴趣,她们不想在男性面前减肥锻炼,也非常排斥传统健身俱乐部满是器械、缺乏人情味环境,不愿意花大量时间锻炼。在美国,一款只有摄像和暂停/停止功能的傻瓜款摄像机曾经风靡一时,也是充分反映了老年消费者的简便实用的心理需求。

策略2:成为关注需求的商人,服务方式从销售产品向解决问题转变。

策略3:成为老年友好型的设计师,产品从功能导向转为风格导向。

策略4:提供更为细致的上门服务,服务提供的场所从商店转移至顾客家中。

策略5:成为私人管家,借助高科技实现大规模定制并保持高质量。(www.daowen.com)

策略6:为退休人员创造替代工作场所的第三场所,因为每天无处可去的退休人员将增多。

策略7:在服务中安排体验式夏令营,体验式学习对终身学习来说有更大的吸引力。

策略8:成为商业联络人,小微企业、私营小型公司将不断增多并且需要销售支持。

银发时代的创新设计,仅仅发现老年人的需求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认识到老年人作为消费者、公民和创新者的新角色。与过去的老年人相比,现在的老年人更有活力,具有更强的购买力,喜欢尝试新产品。五六十岁的顾客大多不想要那些能识别出他们年龄的产品。这些消费者依然我行我素地吃喝、旅行、娱乐,接受教育和“成长”。老年消费者大多都有一定程度的“人格分裂”,即一方面他们不想被别人当成老年人来对待或考虑,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公司确保产品和服务能被他们使用。老年消费者的这种矛盾心理便是营销商面临的主要挑战,要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又不被看作和理解为老年专用产品。实际上,60多岁的人大多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小10—15岁。在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谨记产品要对老年人有所帮助,而且要清楚产品不局限于老年人。

企业如何才能让老年人在不“感觉”老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需求呢?企业必须理解老年人的这些生理变化,重塑顾客体验,并使这种体验看起来是企业正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即使顾客的体验无年龄限制。理解这些衰老影响并测量与这些影响相对立的整个顾客体验过程,是企业创建无年龄限制体验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与50岁以上的消费者市场保持联系的关键(有些情况下将打开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维系与年轻消费者市场的联系和增加吸引力。

在思考银色市场的潜力时,也应该避免孤立地看待老年人和老年消费者,至少应在一定程度上将有特定需求的老年消费者置入家庭环境和更广泛的需求中去考虑。银发市场需要既能满足老年人方便使用,又能凸显年轻活力的“酷酷”商品。许多退休的老年人一心渴望与社会互动,他们寻找着工作场所的替代地。星巴克凭借第三场所的概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谓“第三场所”指的是既非居住地(第一场所),也非工作地(第二场所)的地方。这样安排就不会让客人感觉到其是专为老年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同时又满足了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