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位理论:因地制宜,问题仍有待解决

区位理论:因地制宜,问题仍有待解决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因地制宜原则区位理论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一些经典的区位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

区位理论:因地制宜,问题仍有待解决

一、区位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于1886年译为“location”,即定位置、场所之意,我国译成“区位”,日本译成“立地”,有时也意译为位置或布局。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地说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 (2) 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是人们生活、工作最初步和最低的要求,可以说,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视为是一次区位选择活动。例如: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的选择与农业用地的选择,工厂的区位选择,公路、铁路、航道等路线的选线与规划,城市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的设置与划分,城市绿化位置的规划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的位置选择,国家各项设施的选址等。

区位论作为人类征服空间环境的一个侧面,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如果用地图来表示的话,它不仅需要在地图上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农场、工厂、交通线、旅游点、商业中心等)与其他客体(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的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由于其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区位活动成为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地选择区位,这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主要是国外)的许多区位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各种情形下的区位活动进行了探索。

(一) 因地制宜原则

区位理论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一些理论注重理论推导,与实际相距甚远等。例如,一些经典的区位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在选择区位时,不应死搬硬套区位理论,而应根据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具体的地点,仔细考虑当地影响区位活动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以使我们的区位活动能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益。总之,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

(二) 动态平衡原则

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静态因素如土壤、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主要为自然因素;动态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

在各因素中,由于动态因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其对区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例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由于工业所有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很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到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新的因素如旅游、科技等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区位因素在不同时空的发展和变化。

(三) 统一性原则

产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新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社会分工普遍得到加强,企业间竞争趋于激烈,迫使工厂企业寻求最佳区位,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区位论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得从区位论诞生开始,经济效益便成为它最关注的对象。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它的良性发展来自内部各组成要素(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区位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环境子系统,它要求我们在区位选择(也就是建立区位系统)时,不仅要保持系统内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同时也要保持系统(区位系统与地理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在区位活动中不仅关注经济效益,同时要保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区位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雷利的零售引力模型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我们将在第三章介绍雷利的零售引力模型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一) 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是农业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是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客观条件综合影响的产物。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 H. Von Thünen)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于1826年出版《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即在中心城市周围,在自然、交通、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经济地租的大小。纯收益成为市场距离的函数。杜能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

杜能试图研究和解答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他从一个假想空间(孤立国)出发,以城市(市场)为中心,采用单因子“孤立化”的分析方法,只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城市距离的关系。根据其提出的七大假设,给出了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R =PQ-CQ-Kt Q =(P-C-Kt)Q

其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C——农产品的单位生产费用;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对同样的作物而言,P、C不变,地租收入R随着市场距离增加而减少,地租收入公式可变形为

r =α-Kt

其中,r =R/Q为地租率;

α =p-C为常数。

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两种作物分布圈的实际界线取决于在同一地点种植不同作物的比较利益。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见图2-1上部)。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2-1)。

图2-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即为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按这种方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的六个农业地带: 第一圈为自由农业地带,生产易腐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第三至五圈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且集约化程度逐渐降低的农耕带;第六圈为粗放畜牧业带,最外侧为未耕的荒野。

杜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首次确立了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杜能之后的百余年来,有大批农业经济学家先后多次论证、应用和修订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杜能学说只考虑市场距离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现代农业区位论者除考虑这一因素外,还考虑自然、技术、社会、行为、政策因素。同时,研究农业区位应更多注意农业区域的优化组合,以便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 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是研究工业活动的空间合理配置的理论。它不仅包括工业的分布类型和配置规律,而且包括工业结构的地区变动,以及与不同工业活动相适应的不同空间形式。

西方工业区位理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19世纪末,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区和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大为加强。工业化改变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减少了生产的分散性和地域的狭隘性。如何合理地配置工业,就成为当时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时的经济学家接触到一些现实工业布局的现象,认识到工业配置的一些客观因素,开始出现关于工业空间配置的论述。德国的三位经济学家威廉·罗雪尔(Wilhelm Roscher)、阿尔贝特·谢弗尔(Albert B. F. Schäffle)、龙赫德(Wilhelm Launhardt)探讨了工业区位的若干因素,列举了形成工业区位的条件,他们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先驱,但他们的论述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经过长期钻研,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理论》,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标志着工业区位理论的诞生。他的这部著作于1929年被译成英文后,受到西方各国学者的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被誉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之父”。

韦伯力图建立一个适用于一切制度和工业部门的一般意义上的“纯理论”。他认为在影响工业区位的诸因素中,如果能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那么这就是最优区位。为此,他作出如下假定: (1) 在某区域内有相同的物质条件、技术状况、政治制度和种族; (2) 已知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3) 劳动力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并且不流动,每个地区的工资水平不同,而拿固定工资的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 (4) 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费与运输的距离和重量成正比。

1. 区位因子体系

为分析方便,韦伯按不同标准把区位因子分为不同类型。

(1) 按因子作用范围可分为一般区位因子、特殊区位因子。

一般区位因子,即对所有工业区位都产生影响的因子,如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

特殊区位因子,即对特定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如水质、空气湿度。

(2) 按作用性质可分为区域因子、集聚因子(非区域因子)。

区域因子,即影响工业分布于各种区域的因子,使工业企业向特定的地区布局,如原料、燃料、劳动力、地租、厂房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费用。

集聚因子,即使工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方的因子,如相关工业(产业链企业)、设施的有效利用。

(3) 按属性可分为自然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

自然因子是指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特殊性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子。

社会文化因子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子。

2. 工业区位论的构建

韦伯经过分析和筛选,确定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子为三大主导因子。韦伯分三个阶段构建其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 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成本的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根据运费指向来确定运费最低点,形成工业布局的初优区位。

第二阶段: 以前一程序为前提,加入劳动力费用因子的影响,即考察运费和劳动费合计为最小的区位。可以使运费指向的初优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形成工业布局的较优区位。

第三阶段: 再加入集聚因子,考察对劳动力费用指向所决定的较优区位影响,区位模式发生第二次偏移,形成工业布局的最优区位。

3. 运费指向论

韦伯认为,运输成本最小点为工业布局最佳区位,运输成本由原料指数和距离两大因素决定。根据原料的产出和分布,原料可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遍在原料即普遍分布的原料,局地原料即地方性分布的原料。根据原料加工过程中的重量变化情况,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纯原料指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重量损失的原料,损重原料则指有一部分重量损失的原料。为了明确工业区位的指向,他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所需要运输的地方性原料重量和最终产品重量的比例。

原料指数(Mi) =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当Mi>1时(使用损重原料),工业区指向原料地。如1吨水泥石灰石1.33吨,煤炭0.43吨,黏土0.35吨,原料指数为2.11,大型水泥厂都在石灰石产地布局。(www.daowen.com)

当Mi <1时(使用遍在原料),工业区指向消费地。如生产1吨啤酒需要10吨水,大麦啤酒花0.03吨,水为遍在原料,啤酒制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5,啤酒厂一般都在城市或其周边的消费地。

当Mi =1时(使用纯原料),为自由区位,工业区位于原料地、消费地或之间都可。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

在原料地为两个,且与市场不在一起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如图2-2(a));当原料地为多个,且不与市场在一起,区位图形为多边形如图2-2(b)。

韦伯对于区位的推求,采用了力学方法,即“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如图2-3)。即在给定生产1吨供应市场C的产品,需原料产地M1供应3吨料,原料产地M2供应2吨原料的区位三角形中,工厂区位P应该选择在哪里。根据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运费指向论,工厂区位应该在运费最小地点。韦伯假定运费只和距离和重量有关,那么运费最小地点应是M1、M2和C的重力中心。

图2-2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和多边形

图2-3 范力农构架

4. 劳动费指向论

劳动费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部分,也称劳动力费用。在此所说的劳动费不是指工资的绝对额,而是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劳动费主要反映在地区间的差异性上。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劳动费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属于地区差异性因子。劳动费是使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子,它使工业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

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是: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也就是说,在低廉劳动费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费用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劳动费指向就占主导地位。即当总运费(原料+燃料+成品)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时,可使工厂放弃最小运费位置,移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对此韦伯用“临界等费用线”进行了分析。

(1) 等费用线是连结各个相等的原料或产品运费点的连线(如图2-4)。设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地M下,运输1个单位重量的原料,每千米需1个单位货币;而运输1个单位的产品,每千米只需1/2个单位货币;这样表示相同运输费用线将分别围绕N,M呈同心圆状。同心圆的1个货币单位的间隔对市场N而言,为2千米;对原料地M而言,则为1千米。这种呈同心圆状的线为等费用线。

(2) 综合等费用线指全部运费相等地点的连线,图2-4中A—B—C—D—E—F各点的连线,就是运费为7个货币单位的综合等费用线。A点是原料地M的2个单位、市场N的5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而B点是原料地M的3个单位、市场N的4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依此类推。

图2-4 等费用线

图2-5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

(3) 临界等费用线。图2-5中围绕P的封闭连线,即从运费最小点P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理论上说,以P为中心可划出无数条线,这相当于图2-4中的综合等费用线。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费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在图2-5中,P为运费最小地点,劳动力低廉地为L1、L2,如果在L1、L2处布局工厂,分别比P(最小运费地点)处劳动费低3个单位。临界等费用线是标记为S3的综合等费用线,因L1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内侧,即增加运费低于节约的劳动费,工厂区位将移向L1处;相反,由于L2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外侧,增加运费高于节约的劳动费,因此工厂区位不会移向L2处。

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劳动费用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但是,韦伯也认为劳动费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尽管某种产品的劳动费指数高,但如果该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区位重量非常大的话,也不会偏离运费最小区位。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劳动费指向受到现实中各种各样条件的影响,韦伯把这些条件称为环境条件。在环境条件中,人口密度和运费率对劳动费指向的作用较大。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劳动力的密度也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劳动力的密度也高。劳动费指向与人口密度相关,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劳动费相差小,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劳动费相差大。因此,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倾向于劳动费指向。

工业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转向廉价劳动力地点,取决于运费增加程度。当运费率低时,即使远离运费最小地点,增加的运费也不会很多,从而增加的运费比节约的劳动费少的可能性就大。因此,可使工业区位集中在这个特定的劳动供给地。

综上所述,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 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韦伯同时也论述了技术进步与区位指向的关系。他认为运输工具的改善会降低运费率,劳动费供给地的指向将变强。机械化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劳动系数,导致在劳动供给地布局的工业会因运费的作用转向消费地。因此,技术的进步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倾向。

5. 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与此相反,分散因子则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 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而带来的。

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 纯粹集聚是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偶然集聚是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图2-6 集聚指向图解

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如图2-6所示,五个工厂不考虑集聚情况下的费用最小地点在图2-6中的各处,假定当三个工厂集聚可由集聚利益使单位产品节约成本2个货币单位。为得到这一集聚利益,工厂必须放弃原有费用最小地点,从而增加运费。工厂的移动的前提必须是增加的运费低于2个货币单位。图2-6中围绕各工厂的封闭连线,是同由集聚利益而节约的成本相等的运费增加额曲线,也即临界等费用线。在斜线部分三个工厂集聚可以带来2个单位成本的节约,并且又都在临界等费用线内侧,是最有可能发生集聚的区域。

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加工系数等于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该系数高的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20世纪初,韦伯的理论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他忽视了需求因素和市场效应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廖什为了弥补韦伯理论的缺陷,对需求因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

三、市场区位论

廖什的主要著作《区位经济学》(1940年德文版,1954年英文版)被认为是20世纪前半期最重要的区位理论著作之一。美国《经济学百科全书》(1982年版)评论道:“在区位理论,最了不起的成就属于廖什。”他推导出第一个市场调节的工业区位的一般平衡方法。此外,廖什通过对较特殊的产品假定一种线性需求曲线,推导出一个六边形市场区的等级制。他的理论的最大特色是用垄断竞争代替韦伯的完全竞争的假设,用需求分析代替韦伯的成本分析,用利润原则说明区位问题。他认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最低成本理论就失去其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寻找能提供最大利润的市场区,这就是他的理论核心。

廖什作了如下假定: (1) 假设有一个原料均匀分布的平原,运费在各地相等;(2) 工业中心的周围是均匀分布的农业区域; (3) 消费者有相同的偏好,从而有相同的个人需求曲线; (4) 工厂能规定所生产的产品价格,并由消费者承担把这些产品运到市场的运费。

假定有一个酒厂生产啤酒,在生产地P处,啤酒的需求量是PQ。但是,随着生产地距离的增加,运费随之增加,啤酒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从而使啤酒的销量随之下降。当啤酒运到F点时,则由于运费太高而使啤酒无人问津。QF就是啤酒的需求曲线。如果把PFQ平面绕PQ轴旋转一周,就产生了一个需求圆锥体,即为廖什的需求圆锥体,也即该啤酒厂的需求总量。需求圆锥体的底面,即以P为圆心、以PF为半径的圆形地域就成为啤酒生产的市场地域,其边界线即为啤酒的市场边界线。

图2-7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在上述情况基础上,如果其他农户也加入啤酒生产(如图2-8),则可在该平原内形成连续的圆形市场地域。圆形区域之间的空间即为啤酒的供给空白地区,为占有这些市场,各生产者开始扩大规模,市场地域扩大,导致圆形市场地域逐渐相接。即使如此,仍然存在供给的空白区域,就会促使各自的市场地域进一步扩大到重叠,从而形成六边形的市场区域结构。由于六边形既具有最接近于圆的优点,也具有比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其他多边形运送距离更短的特点,因此,需求可达到最大化。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如果该网络围绕在一个共同的中心(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城市),该中心就有一个大量集中的需求优势。这样使工业配置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总和为最小,并且使运费最省。这个体系被称为廖什的“经济景观”。

图2-8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

四、商业区位论

商业是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影响商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消费市场(消费者的数量、收入、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等)、地理位置(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等)、竞争状况(同行业竞争者的数量以及发展水平等)和地价。

(一) 商业空间类型划分

1. 普劳德福特(M.J. Proudfood)划分法

普劳德福特在1937年研究了美国的零售业空间,根据零售业活动的位置条件和特征将零售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 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美国学者迈耶(Mayer)在1942年同样以美国的城市为对象进行了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但他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规模和形态的研究。

2. 贝利划分法

在普劳德福特和迈耶(Mayer)研究的基础上,1963年,贝利以芝加哥为例,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了零售业空间类型。他把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中心部存在一个核心的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按照商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可分为中心商业区(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类型是沿道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根据其位置和规模差异,又可分成传统的购物街、沿主要干线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在郊区形成新的带状零售业空间和高速公路指向的零售业活动集聚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按照集聚的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种类可分为汽车街、印刷区、娱乐区、输入品市场、家具区和医疗中心等。专业化空间与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有些类型在区域中心地或沿干线分布的空间也能找到。传统的购物街能看到的零售业在近邻中心地中分布着,总之,三者的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

3. 服务业的分类

服务业主要提供信息、管理或生活服务,一般不直接进行物质生产。广义的服务业是指不直接进行物质生产的所有经济活动,实际就是第三产业;狭义的服务业是指为个人或企业提供各类服务活动的行业。按照服务对象,服务业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服务业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这类服务业具有零售业的特征,由各种店铺组成,如理发和美容院、洗衣店、照相馆和修理店等。因此,区位布局也类似于零售业,即尽量接近消费者。

第二类服务业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办公机构)为对象,为其运营活动提供服务活动。这类服务业代表性的行业有广告业、设计业、信息服务业、复印和复印机的维修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和销售业等。与第一类服务业不同,这类服务业的对象是企业或机关等,因此在区位布局时接近居民消费者的区位因子并不重要。

第三种服务业是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这类服务业主要是行使各种管理职能,如企业的管理部门等。这类服务业的区位特点与第二类具有相似性,也主要在中心区布局。

(二) 集聚理论

集聚能够获得外部经济利益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主要是追求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互补性,以及高度熟练的劳动市场。

同种行业和异种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可得到集聚利益,因此,不论对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来说,在空间上的集聚都有利于情报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

企业管理职能的办公机构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其原因是: 这种区位选择可以使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集的距离摩擦费用最小化;这类服务业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

保险和银行等金融业在特定的地点集聚发展也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有关。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等城市在历史上就是主要贸易港口,与航海、远洋运输相关联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保险业和银行等金融业,因为保险和金融业是海运业发展的保障,这样在各大港口周边地区也就成为保险和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