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优势发挥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优势发挥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通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庆阳“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甘肃老区区域“中心”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彰显。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优势发挥

《“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战略》布局的五项具体任务指出,要使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泥公路,根据自然村的条件可分别通硬化路和沙石路,广播电视宽带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刘永富2016)。甘肃老区位于陕甘宁资源型城市群区域中心,区域中心优势的发挥关键在于老区由区域“几何中心”向“服务中心”的嬗变。

(一)甘肃老区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1.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大,区域联通能力差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甘肃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悬殊。尤其在影响和制约城市创新发展的交通、科研与技术服务、供水方面差距太大。

交通发展问题以庆阳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路网结构不够合理。南北纵贯207公里,仅有一条211二级道路;东西横跨208公里,境内仅有15公里铁路、205公里高速公路,客货运输全部依靠公路。二是公路密度小、等级低。目前有401个行政村不通油(水泥)路,占31.8%;9107个村民小组中有5556个不通砂石路,占61%;截止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31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公里,一级公路30公里,二级公路642公里,三级公路985公里,四级公路6012公里;公路密度28.95公里/百平方公里,[22]比同期全国平均公路密度46.50公里/百平方公里[23]低17.55公里。三是通行能力差。大部分农村公路缺桥少涵,排水防护设施少,路面铺装率仅为34.4%,遇暴雨自然灾害,交通中断和堵车问题时有发生。交通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庆阳“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

平凉市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连接不畅的问题相当突出,区域内断头路达200多条,三四级公路和沥青(水泥)路均不足50%,27%的贫困村不通砂石路,等外公路达33%,32%的公路存在晴通雨阻现象。同时,该市还有2.63万户、11.9万人急需移民搬迁,有3万多户农村危房急待改造,9个民族乡中有37.5%的村不通硬化路,16.7%的村未通自来水,2.78万人没有解决安全饮水问题。[24]

2.科技服务落后制约老区脱贫工作效果

科技服务落后制约着产业创新发展和服务扶贫产业的水平。第一,老区由于和省城兰州距离远,交通不便,科技交流层次低,无法融入省会城市城市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服务体系中。第二,目前平庆两市仅有一所本科院校,科技创新主体不足。第三,财政支持科技服务能力不够。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庆阳市财政在科技支出仅有科学技术17076万元,[25]相对于同期江苏省县级市昆山市5.4亿元相差太远,如果再加上企业的科技投资,则差距会更悬殊。平凉市在《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财政支出相关文件中尚没有科技服务支出。第四,科技服务基础设施缺乏。甘肃省实验室依托单位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医院),其中高校所拥有的实验室最多,占实验室总数67%(樊红梅2011)。由于地区内高校数量少,所以陇东地区在科技服务方面的技术设施自然落后。这正是前文所指出的老区很多扶贫产业科技水平低,扶贫产业科技服务力量严重不足这中局面的原因。(www.daowen.com)

(二)互联互通发挥老区区域优势,提高产业扶贫效果

区域基础设施是扶贫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扶贫产业创新的速度和高度,也决定了老区服务创新的层次。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扶贫产业创新速度

从老区扶贫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来看,无论是通过扶贫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建设还是产业融合都受到基础设施水平的制约。甘肃老区地处西北地区东部,要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目前基础设施都不足以适应在“区域中心”战略下的扶贫产业创新要求。

老区目前的交通设施无法适应打造“区域中心”对于产业创新的要求。老区铁路运力有限,目前物流业主要依靠公路交通,而其目前老区16个区县仍有接近一半县没有通高速,二级公路有建设密度17.5km/100km2,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0.2km/100km2。要拓宽、加深能源化工产业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区域融合,提高老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层次,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

2.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层次,助推老区由“几何中心”向“服务中心”嬗变

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区域竞争和区域合作同时成为区域合作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两条途径。老区只有在区域经济板块中找准位置,切入区域价值网络,才能发展并发挥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老区应该审时度势,超前规划,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区域城市群建立产业、环境和制度方面的有机联接,有效实现区域价值的最大化。

甘肃老区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处,在蒙陕甘宁经济区中处于地理上的几何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目前,已经实现了同西安、咸阳、延安、兰州、固原银川的高速公路连接,目前在建部分高速公路项目还包括平凉至天水、庆阳到平凉、甜罗高速(甜水堡至罗儿沟圈)等。另外,西银(西安到银川)高铁开始动工,兰太(兰州到太原)高铁将与近一两年即可开始动工。随着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甘肃老区区域“中心”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彰显。在这种形势下,老区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充分论证,预先布局,令老区的区域“中心”优势不断凸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