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微信朋友圈分享于104号教室

微信朋友圈分享于104号教室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里,家长亦师亦友,他们见证了亲子活动给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带来的巨大教育效应。(赵璐)国庆长假后的第二天,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连续发了几组照片。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获得的热烈反响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营造出来的,而是学校老师和家长通力合作的结果。

微信朋友圈分享于104号教室

微信朋友圈作为当下流行的社交平台,或是记录旅行的脚步,或是记录生活的点滴,而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记录的是“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开展亲子活动的成果,是孩子们在亲子活动中不断升温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兴趣被激发后产生的巨大的教育效应。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家庭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在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里,家长亦师亦友,他们见证了亲子活动给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带来的巨大教育效应。

(赵璐)

国庆长假后的第二天,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连续发了几组照片。其中一组照片,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亲子作业——声母表、四格连环画《我们的假期》和识字小报,还有孩子们节后第一堂课的课堂学习剪影。照片底下写着:“长假结束,孩子们的亲子作业交上来了,学习状态也一起回来了。”一组照片是家长代表在学校会议室评选优秀作业,商量“一个也不能少——小蚂蚁中队亲子作业展”的布展工作。

这是开学一个月以来,104号教室的第三次亲子作业展。第一次亲子作业是中秋小长假期间的“亲子漫‘话’——我们这样过中秋”,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画下一家人过中秋节的画面,并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一说,爸爸妈妈则负责记录这些天真的话语,并装饰美化孩子的作品。第二次是在学习拼音半个月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名称发音包含了已经学过的声母,并制作成亲子拼音小报。

10月11日晚,当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内外布展,把教室布置得宛如语文乐园的照片后,好友们点赞评论如潮:

“哎呀,这娃上榜了,表扬他一下去……”

“看来我们都低估孩子了!”

“老师,看到我女儿的作品很高兴。这段时间很忙,陪她时间很少,我接下来要多陪陪孩子……”

“教室瞬间灵动了……”(www.daowen.com)

“改天一定去104号教室好好看看。”

“您做得真的很体现素质教育,向104号教室的老师致敬!”

“好有爱的一年级男老师!好有爱的爸爸妈妈!”

“104号教室的孩子真有福气!”

“让更多人见证你们在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你们的孩子感到自豪!”

……

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获得的热烈反响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营造出来的,而是学校老师和家长通力合作的结果。在孩子飞速成长的阶段,家长生怕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让我们一起记录这些珍贵的时刻。嗯,104号教室的微信朋友圈真不错!

(赵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