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探讨儒家学习传统与专制属性

深入探讨儒家学习传统与专制属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年龄越大,其知识库里的东西就越多,也就越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以上信条对儒家传统学习的专制属性作出了阐释,并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了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上。因此,为了解决亚洲课堂上提高创造力的矛盾,我们就需要对儒家的学习传统进行批判。乍看起来,消除亚洲课堂上的等级性和专制性似乎会削弱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该措施其实加强了这种控制。

深入探讨儒家学习传统与专制属性

Ho、Peng和Chan(2002)认为,这种专制来源于一套关于学习的信条和基本假设。人们有这样一种信条,认为教育就是正确知识的获得,而不是新知识的发现和创造。Ho与其同事指出,这就把创造力排除在外了。还有一种信条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重要。某段文字一旦被写下并且被认为是正统,那么就将被奉为权威,人们只能默默记住这些文字,不能挑战权威。第三种信条认为教师就是知识库,教师应该把知识库里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教师年龄越大,其知识库里的东西就越多,也就越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

以上信条对儒家传统学习的专制属性作出了阐释,并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了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上。该关系的定义具有强烈的命令特征:普遍、严格、不允许有偏差。这种关系阻碍了师生间的自由交流。教师不允许其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而不是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这种等级性的师生关系遏制了表达的自由、自我肯定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决亚洲课堂上提高创造力的矛盾,我们就需要对儒家的学习传统进行批判(参阅Ho,Peng, & Chan,2002)。(www.daowen.com)

第一,教育不仅是正确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新知识的发现和创造。第二,什么知识是正确的什么知识又是不正确的,这需要讨论和调查,而不是禁锢于书本。第三,教师并不是不受质疑的道德的权威化身。相反,他们应该鼓励好问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敢于提出挑战性问题。我们主张将这种具有等级性且专制的师生关系重组为互惠平等的师生关系。乍看起来,消除亚洲课堂上的等级性和专制性似乎会削弱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该措施其实加强了这种控制。为了理解这点,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一下权力的本质以及权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