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道平凉:厉史文物凌空塔,明东岳秦山行祠,南石窟寺等古迹

大道平凉:厉史文物凌空塔,明东岳秦山行祠,南石窟寺等古迹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厉史文物凌空塔凌空塔是崆峒山现存历史悠久的一座古建筑,不仅见证了崆峒文化向西传播的辉煌,也是丝绸之路上佛教东渐的缩影。塔外还有明东岳秦山行祠石牌坊等文物古迹,“古槐塔影”为旧时平凉八景之一。2006年延恩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石窟寺南在窟寺在平凉泾川城东7.5 公里的泾河北岸,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道平凉:厉史文物凌空塔,明东岳秦山行祠,南石窟寺等古迹

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即便是平凉的一粒普通砂土,也应被孕育得温润而壮美,上古先民们在历经数千年的社会活动中,留存了许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遗产,让我们能读懂他们已沉入历史深处的生活与思想,山水不变,遗迹尚在,他们的精魂便还留存。

红尘繁华已黯然失色,时间风流云散,剩下的只是文明本真的、超乎寻常的格调。文化感悟与道存的器物构成宁静的、深挚的默契,借助这默契,我们能看到先辈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以极度的虔诚来回报天地造化和赋予他们展现技艺的机会,不惜以生命熔铸到他们的创造之中。因此,在观赏这些作品时,常常可以感到一种生命脉流的搏动。

特别是馆藏文物,无论玉器、青铜壁画,还是陶俑瓷器,它们或工艺精细独特,或线条朴美精巧,或内涵丰富久远,或神貌逼真鲜明,都能很传神地展现创作者对于那个历史时代和世界的认知。

厉史文物

凌空塔

凌空塔是崆峒山现存历史悠久的一座古建筑,不仅见证了崆峒文化向西传播的辉煌,也是丝绸之路佛教东渐的缩影。

凌空飞来却又岿然不动,砖石冷寂却又青松苍翠,坚毅里折射出绰约,无言中映照着恢宏。远山苍茫,塔影迷离,风霜雨雪为你披上朴素的华彩,峰峦沟壑为你画出深刻的轮回。宝塔未动,灵幡飘舞,梵乐越过崇山峻岭,如同泾水涛声,唤醒乡野蒙尘的经卷,接引匍匐上山的众生,昭示佛陀的圣意法身。山在,塔在。凌空,不空。

云涌塔影

宋代七级八角佛塔

延恩寺塔

在平凉城东一道高耸的山梁上,延恩寺塔凛然矗立,与崆峒山凌空塔遥遥相望。此塔始建于400多年前的明弘治年,故又称大明宝塔,为明韩王所建。延恩寺塔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塔高33.3米,底部周长36.6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塔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覆琉璃瓦件,各角有兽头风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历经数百年风雨侵馆和数十次地震,宝塔主体至今仍完好无损。

“东关浮屠起七层,禅房罗列夜传灯。韩藩好佛人多化,处处经声处处僧。”清代静宁进士王源翰的诗,描绘了延恩寺当时香火之盛。塔外还有明东岳秦山行祠石牌坊等文物古迹,“古槐塔影”为旧时平凉八景之一。2006年延恩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恩寺塔

城中景观宝塔

经幡飘动中的大云寺

大云寺

公元601年,随着隋文帝杨坚的一纸诏令,14粒佛祖释迦牟尼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川,在与回山王母宫遥遥相望的大兴国寺兴建了供养舍利的舍利塔和地宫。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上兴建了泾州大云寺,并把原塔基下的石函、舍利瓶和舍利取出,用琉璃瓶盛装后依次放入鎏金铜匣、银椁金棺之中,最后再将其放入地宫,建塔供奉。

唐·舍利金银棺

1964年12月的一天,几位农民在耕作时用铁锹撬出了一个地宫,这就是已经被尘封1300年的唐代大云寺地宫,内藏的14粒佛祖舍利以及珍藏舍利的国宝级文物金棺银椁、鎏金铜匣、石函,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1969年冬天,依旧是几位农民耕作时,在距离大云寺遗址200米外的地方,发现了北周宝宁寺遗址,出土了包括石函、铜椁、铜棺、舍利瓶、舍利、金银钗、玉指环、医用铜刀等珍贵文物。

大云寺地宫舍利瓶

大云寺地宫舍利子

2012年12月31日,泾川县城关镇几位农民在平整道路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出土数十尊北朝、北魏、隋、唐佛像。此后又在窖藏东、北两侧各发现一处地宫,在已经打开的北地宫发现一个陶棺,地宫碑刻铭文显示其中藏有佛舍利2000余粒并佛牙佛骨。

出土的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各个时期的石造像以及少量陶造像、泥塑造像、经幢等各类单体造像、造像碑(塔)等200余件(组),出土造像多残损,造像题材有立佛、立菩萨、弟子、天王、二佛并坐、维摩文殊等,大型立佛像高度多在1.4米至1.7米之间,小型造像高度多在0.2米至0.5米之间,另外,大多数造像有彩绘,颜色以红、绿、白三色为主。更有真金贴面的佛头造像,通体贴金的小佛像。

地宫上的碑刻铭文显示,地宫修建于“大宋大中祥符六年五月”(公元1013年),当时的大云寺更名为龙兴寺。当年五月十二日,泾州龙兴寺曼殊院两位名叫云江、智明的僧人,将自己历时20多年在全国各地收集的诸佛舍利2000余粒,以及佛牙、佛骨,在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瘗藏供奉。

隋·开皇四年石造像

龙兴寺地宫舍利陶棺

宋·灰陶经幢

宋·灰陶造像

大云寺随同我们整个民族走过了坎坷的千年,建了毁、毁了再建,屡次在灾难中重新崛起,因为这地下的根,铭刻着轰轰烈烈不朽的意志。

今日的大云寺,已将深埋于地下的荣耀,升腾为更宏伟的庄严。2007年8月,开工建设仿唐式建筑大云寺博物馆,占地364亩。2010年5月竣工,分为中心区、服务区和景区广场三部分。其中舍利塔工程完成投资3800万元,建筑面积5489平方米。95米高的7层舍利塔,象征着佛教的九五之尊及七级浮屠之意;塔刹下部13层项轮,象征着佛教有13天,诠释着佛祖舍利子的来历。站在这“中国仿唐第一塔”之上,不用眼睛,仿佛就能清清楚楚地鸟瞰现实世界的真实全貌。

置身于大云寺庄严的地宫中,即使是最不拘小节的人也会被笼罩在敬畏之中而不由得轻手轻脚,这是一种最好的氛围,虔诚地洗涤心灵和对自我的认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追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精神高度。

南石窟寺

南在窟寺在平凉泾川城东7.5 公里的泾河北岸,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碑文记载,南石窟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为泾州刺史奚康生所造,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石龛5个,主窟高达13米,在宽约17米、深14米的大厅中,三面岩壁上耸立着7尊2米多高的佛像,两旁塑有13座胁侍菩萨,每尊塑像神情形态迵异但又栩栩如生,这种七佛一堂的奇特排列格式,在国内大石窟中均未有见。

泾川南石窟寺

南石窟北魏石刻

如今站在石窟中央,仿佛还能听到工匠斧凿的铿锵之声,每一声都是那么的竖定。大门上方小洞仅容一人爬入,整个石窟由此凿入开掘,工匠们面对竖硬的石头、逼仄的通道,窟内的形貌布局,早已在心中计划周详。现在已无法计算创造这样一个广阔空间,需要耗费多少时光与力量,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工匠们的虔诚,和他们被佛光照耀的技艺才情,如同幻影成真,千年不朽地定格在这里,后人顶礼膜拜。

今天的南石窟寺神秘而又安详,虽然历经岁月磨砺早已斑驳,但千年风尘依旧遮不住浑厚的色彩。工匠把矿石研磨的颜料挥洒在佛像上,也把自己的体温与呼吸,一同沁入了这冰冷的摩崖石壁。何等卓越的创造力让心灼热,何等莲勃的生命力让心沸腾。在这里,你只想膜拜,你只想仰望,你的心已经被点燃,你的人已经被震撼。

灵台——文王祭天之地

公元前1057年,为巩固后方的安定,周文王率兵西进灭掉密须国,班师途中在荆山之麓,打破天子祭天之规,筑台设坛,举行隆重的“军礼”祭祀、铭誓对天,这便是著名的“周文王灵台祭天”。这个筑有灵台的地方,历史悠久,在它境内,先后建立密须国、密国,秦汉以后又设三水、鹑觚、朝那、良原等县,直到唐天宝元年才因古迹而终定名——灵台,传至今日。

现在的灵台为1984年重建,坐北朝南,底宽18米,高33米。台体分为3层,顶层大殿内塑有周文王像,两边墙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再现了当年“文王伐密”的壮阔场面。底部回廊为碑林,收录有古今政要名人的题词、题匾260余幅。

文王祭天图

文王伐密图

灵台碑林

诗经·大雅·灵台》篇中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鲜活地表现出修建灵台时,平民百姓欢乐、积极的场景。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遗迹,大都充满神秘,这些遗留的神秘,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些继续开据和延续的可能性,在灵台上俯瞰这座城市,能感受到一种深沉内敛的遥这昭示,这种缥缥缈缈的感觉,或许始自于神话小说《封神榜》渲染,也或许是它被誉为“神州祭灵第一台”的缘故。

云崖寺石窟

被称为绝壁上的风景的云崖寺,石窟艺术与天然美景融为一体,位于庄浪县韩店镇东南峡谷地带,在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意崖峭壁上开凿出19座洞窟,分为3层,有石造像20尊,泥塑72尊,残存壁画14平方米,明代石碑2通。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唐、宋、元、明、清,累代修葺,蔚为大观。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北魏后期开始,能工巧匠开始在这平展的峭壁上凿壁立佛,历经一代又一代技艺传承和工匠意志的承接,终成今日所见的三层洞列。洞窟里层层相叠千姿百态的佛像,无不表情生动、形意绝佳,显示出古人高超的审美和精湛的工艺。

绝壁上的石窟

云崖寺石窟6号窟正壁明代佛、菩萨造像

云崖寺石窟4号龛北周一佛二菩萨石造像

云崖寺石窟7号窟正壁主尊明代佛造像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寄情于山水之间,沐浴佛光,浸润艺术,短暂的沉满或者顿悟,片刻的凝眸或者驻足,让你在灵动的眉目里怦然心动,在飞扬的衣袂间蓦然回首,这种触手可及的温热历史,带着我们穿越1600年的烟尘,让文化苦旅成为诗和远方的心路历程。

龙眼山石窟

龙眼山石窟,又名陈家洞石窟,位于庄浪县城东北30公里处,利用天然崖坎凿造而成。相传,在东晋秦和年间,两山崩开,闪出石佛大像3尊,《重修龙眼山寺碑记》中记载了这一故事。龙眼山石窟作为南北朝至元时期文物,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眼山石窟

龙眼山石窟残塔

龙眼山石窟现存最早的佛龛是摩崖三立佛,雕于北魏晚期,带有浓厚的西部民族特色。而屹立于另一巨石上的七级玲珑宝塔,则与三巨佛相为映衬。空心楼阁式的结构,塔身表面平整,朴实无华,通体青砖,每层出檐较浅,各角都有简单的仿木装饰。

宝塔历经沧桑,虽有残缺不全,但依稀还可领略它的生动和精美。对旅人来说,这里是异乡,但同为中华儿女,这里又何尝不是故乡?那些千百年前在此造窟建塔的先辈,又岂会没有与我们的血脉相连?

龙眼山石窟北魏摩崖造像

葛洪炼丹洞

葛洪炼开洞,又名葛家洞石窟,开凿于东晋,建成于北魏。《旧静宁州志》记载:葛家洞崇山峻岭,别开洞壑,峰高谷深,洞壑间时挂流云,云立则雨,云卧则晴。因而这里的山名又称“云台山”。

石窟分布在高50米、长50米、宽10米的崖壁上,分布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有洞窟4座,均为方形平顶窟,石窟最高处为太上老君庙龛,其中残存明代风格泥塑像两尊,明代至民国时期为道教场所。

葛洪炼丹洞

葛洪炼丹洞雕像

葛洪炼丹洞清代顺治时期石刻题记

葛洪炼丹洞残存石碑

葛洪炼丹洞和龙眼山石窟仅有一山之隔,相距两公里,相传“葛仙翁”葛洪当时就在葛家洞隐居修道。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被尊为“云台祖师”,在葛家洞归隐期间著书立说,行医修道,拱写完成医学名著《肘后方》。中国第一位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受葛洪所著《肘后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提炼出人类治疗疟疾青蒿素。(www.daowen.com)

今天,葛洪炼丹洞不仅是一处名扬陇上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生物石器时代化石

平凉是不凡之地,从境内采集到的石器、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证明,早在60万年前,这里即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从泾川县太平乡大岭上出土的旧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遗址可以断定,30万年以前,平凉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其中发现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已有约5万年的历史,在人类进化史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地位,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将其命名为“泾川人”,比北京“山顶洞人”还要早1万至2万年。当时地球人迹稀少,平凉这方地域人类活动的声音更显得空阔而响亮。古人类以其顽强的生存智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热度与生气,并为造物主的荣耀,喧腾着有力的声响。

侏罗纪狼鳍鱼化石

“泾川人”头盖骨化石

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晚更新世鹿角骨化石

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新石器时代石斧

静宁七宝

1984年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农民取土时挖出的3件大玉壁和4件玉琮,选材精良,纹饰朴美,器形硕大,工艺高超,制作精巧,是西北齐家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倍受文物界的关注,被誉为“静宁七宝”,其中1件玉琮为国宝级文物。

静宁七宝

图1:蚕节纹青玉琮

图2:青玉琮

图3:弦纹青玉琮

图4:玉琮

图5:玉璧1

图6:玉璧2

图7:玉璧3

齐家文化鱼纹镂孔响铃罐

红陶质,侈口,尖圆唇,斜高领,束领,折肩,内有隔挡,深腹斜收,小平底,内置2个陶丸。腹有4个变形竖“Z”形镂孔,底部中间有一圆孔,周有3个三角形镂孔,轻摇即发出叮当之声。通体磨光,肩饰一条鱼纹,三角首,长条形,卷尾,首尾叠压,身饰三角鱼鳞纹,罐上层用来盛水,下层摇之有声,集实用娱乐于一体,造型端庄,纹饰精美。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鱼纹镂孔响铃罐

西周青铜器

1967年—1973年在灵台白草坡,先后清理发掘10座西周墓和车马坑,出土了鼎、簋、尊、爵、戟、短剑、弓形器等许多礼器和兵器。1972年出土于灵台姚家河的乘叔叔鼎和1983年出土于崖湾西周墓中的并伯就也是青铜器中的珍品。

西周鼎

西周人头銎钩铜戟

西周父甲铜觚

国家一级文物,口径13.5厘米、底径8.5厘米、高22.2厘米,重量946克。铜觚喇叭口,下收细颈,鼓腹,小喇叭形圈足。腹部上下各饰两道凸弦纹,之间浮雕两组饕餮纹,以云雷纹衬地。圈足内壁阴刻“册口册父甲”五字铭文。

春秋·龙虎双风纹直内戈

黄铜质,直援上扬,三角形前锋,援中起弧形脊,刃部锋利、长胡,援根近阑处有长方形三穿,阑下出齿,长方形直内,内中有一长方形穿,锷部底饰錾刻麻点纹,中有戈形银白色镀锡面,一面近阑处錾刻龙纹,另一面錾刻虎纹,周身均饰麻点纹,内两底饰錾刻麻点和镀锡面双风首主纹。

春秋·龙虎双凤纹直内戈

西汉·尚方四灵规矩镜

镜面略呈弧形,镜背内区中心半球钮,柿谛纹钮座,外区双线环带内有55字铭文。

西汉·尚方四灵规矩镜

汉·永始二年铜行灯

青铜质,由座托和灯盏两部分组合一体。座托圆盘状,侈口,平折沿,方唇,浅腹,腹壁阶形内收,阔平底。灯盏斗形,直口,直壁浅腹,阔平底,三蹄足,底心有一锥形凸,腹壁一侧为柳叶形长曲柄。座托折沿上有“一朝阳永始二年四月造铜灯二枚重九斤半”18字錾刻铭文。

汉·永始二年铜行灯

汉·永始二年铜行灯铭文

北周·路氏造像塔

塔高78.6厘米,顶方15.2厘米×15.2厘米,底方26厘米×26厘米。1991年出土于南川乡谢家庙,造像塔砂岩质,体呈四棱柱状,分三级,向顶渐收,高浮雕。上段四面均拱形龛,雕一佛二弟子,佛着通肩大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弟子侧身立于两侧莲花之上。中段四面亦拱形龛,均雕一佛二弟子,佛施与愿印。下段四面亦拱形龛,正面、左侧面及背面雕一佛二弟子;右侧面雕释迦、多宝,均施说法印。正面、右侧面及背面龛柱刻发愿文79字,文中记此塔是路氏为夫所造。此造像塔为北周佛教造像中的上乘之作。

北周·路氏造像塔

宋·耀州窑青釉印花菊花纹碗

瓷碗敞口,圆唇,弧壁,圆足。薄胎,施豆青釉。腹内、底心印四朵缠枝菊花纹,接饰一图凸弦纹,近口印缠枝花叶纹一圈,外腹壁刻一图竖棱纹。

宋·耀州窑青釉印花菊花纹碗

宋·五神伏龙陶模

红陶质,呈椭圆形,背平,正雕五神伏龙图案,巨龙张牙舞爪,奋力腾空,三女神持剑砍杀,一女神持绳索套缚,男神用力拽龙尾,五神神态各异,相互呼应。此模型制规整,形象生动感人。

宋·五神伏龙陶模

元·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

瓶于1994年黎明川出土,现藏华亭县博物馆。通高18.5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6.4厘米。花瓶小喇叭口,圆唇,束颈,圆肩,斜腹下收,圈足外撇,鸡心底。体内套一小瓶。小瓶丰肩,腹下斜收,颈、底与外瓶颈、底相接合。器身内外施粉青釉,圈足剔釉,呈火石红色。肩上镂雕一周缠枝叶纹,上腹镂雕四朵缠枝菊花纹,下腹刻一圈叶尖向上的柳叶纹。内瓶肩部镂雕缠枝叶纹。此瓶造型独特,镂空技术精绝,釉色温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元代龙泉窑瓷器艺术珍品。

元·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

元·钧窑天青釉三足炉

瓷炉撇沿,圆唇,束颈,垂腹较浅,平底,三足尖外撇。里外施天青釉,足施半釉,金口,腹底釉面有细碎冰裂纹。

元·钧窑天青釉三足炉

金·耀州窑黑釉龙纹扁壶

壶于1971年华亭县上关乡出土。高28.2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9.9厘米。器身整体呈圆鼓形。喇叭状口,圆唇,扁圆腹,两侧有四个对称横系,肩部一系中间夹管状短流,喇叭状高图足,足跟有对称二穿。施黑釉至腹下,足无釉。腹两面纹饰相同,模印团龙,鳞如珍珠,边缘饰鼓钉纹和十字交叉纹各一周。历史上扁壶是中区、西区和我国北方马背游牧民族的盛水器,瓷质扁壶早在西晋时就产生。此壶纹饰生动,是耀州窑黑釉瓷器中的精品。

金·耀州窑黑釉龙纹扁壶

金·磁窑蓝釉开光莲花图方炉

炉体呈方斗,下接四足方座,斗敞口,方唇,斜直深腹,四面梯形,平底,座出二阶方沿,下为四个象首足,足向弧裆。通施孔雀蓝釉,座底蓝釉,炉体四方面釉下描彩,图案相同,均为褐色窄边框,框内如意形开光,内绘折枝莲花,开光之上,两角亦绘折枝莲。

金·磁窑蓝釉开光莲花图方炉

明·铜鎏金绿度母

度母在佛教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类似汉传佛教之菩萨。度母高16厘米,1972年征集于华亭策底乡。此尊为绿度母造像,佛发髻高耸,戴三叶冠,纤眉细目,眼睑微开,作下视状,颜带微笑;大耳挂铛,垂承至肩,丰乳收腰,臂长手秀,刚柔相兼;左臂曲于胸前,右手置于右膝之上,掌心向外,双手施说法印;上身天衣帔帛,下身飘柔长裙;半跏趺坐于三角形仰覆莲座上,左腿盘坐,右足下垂踩于莲莲上。两臂侧雕莲枝,颈戴项圈,臂、腕、足有钏,胸前饰璎珞,两膝盖线刻团龙,配饰华丽精细、表情端正、形象秀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传佛教艺术品。

明·铜鎏金绿度母

明·崇祯三年韩王亶塉造鼎形铜炉

黄铜质,鼎形。侈口斜沿,内折窄唇,束颈,溜肩,“S”形对称高耳,鼓腹,圜底,兽面吐舌形三高足,足跟钵形。颈上部饰凸弦纹4道,颈中部浮雕夔龙6条,雷纹衬地,颈下部饰3道凸纹,肩饰2道凸弦纹。腹部錾刻纪年、造者、监造、工匠等铭文59字。

明·崇祯三年韩王亶塉造鼎形铜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