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婚礼策划与组织》第2版:解析婚礼的起源

《婚礼策划与组织》第2版:解析婚礼的起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婚礼仪式是婚礼活动中最具意义的一环,是新人婚姻关系被社会认可的仪式。婚礼的产生,使得原始社会简单随意的结合被规范化,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体现。婚礼仪式的举行,表明男女双方的关系有了重大转折,并且有了新的权利与义务。婚姻当事人的宗教文化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婚礼的产生。

《婚礼策划与组织》第2版:解析婚礼的起源

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专门为新人打造的一系列活动,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莫过于婚礼仪式的举行。婚礼仪式是婚礼活动中最具意义的一环,是新人婚姻关系被社会认可的仪式。婚礼的产生,使得原始社会简单随意的结合被规范化,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体现。

最早的婚礼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考古资料显示,早期的炻器上已有关于婚礼场面的记载,进入奴隶社会后,临时性对偶婚转变为长久性对偶婚得到进一步确立。根据《大戴礼记·盛世篇》记载,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婚礼的重要意义是“别男女”。按儒家思想,夫妇是家庭的基础,而夫妻关系的确立,其标志是婚礼,婚礼乃人伦之本、风教之始。所以,以庄重而严格的程序来昭示“男女之别”是必需之举,婚礼之后的夫妻关系才能有一个稳固的基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婚礼变得越来越重视礼节,为防止男女关系混乱,当时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只有举行正式仪式的婚姻才能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婚礼作为一种礼节性的存在,进一步得到发展。在传统社会里,婚礼的作用如同现代社会领取结婚证,同取得法律和社会的承认是一样的。

对于当事人来说,婚姻毫无疑问是一件大事,而举行有见证意义的结婚仪式则是广泛昭示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的有效途径。对于社会和旁人来说,婚礼本身是一桩公开的事务,新人的亲朋好友都来参加这个公开的婚礼,表明社会对婚姻当事人的合法结合是认可的,社会和亲属从此将接受新的义务和角色,迎接或多或少的生活新变化。对于新人而言,结婚是他们一生的重大转折,意义重大。婚礼仪式的举行,表明男女双方的关系有了重大转折,并且有了新的权利与义务。(www.daowen.com)

婚姻当事人的宗教文化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婚礼的产生。在迷信较为盛行的时代,人们试图通过一定的仪式,借以取得所信奉的神灵、祖宗的保佑和认可。长期以来,万物有灵的观念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许多事情都要祷告神灵,以取得神灵的保佑。直到近代,人们依然沿袭古代的习俗,将拜堂(祖灵)、拜天地等作为婚礼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许多象征吉祥的礼物如花生、栗子也是不可缺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