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渊公平奖赏军功,竭力团结全军

李渊公平奖赏军功,竭力团结全军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渊对所属将士不分贫富贵贱,统统以义士相称,使全军上下一心,和睦相处。唐太祖李渊公元617年7月,李渊亲率三万人马和众多将领向隋都长安进军。8月,天气晴朗,李渊率军一战取胜,斩杀宋老生,攻克霍邑。进入霍邑城后,立即下令各部评议军功,奖励义士。李渊的军中应募参军的以奴隶居多,而且作战大都十分英勇,如果在奖励军功中不能一视同仁,必将使他们心灰意冷,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李渊公平奖赏军功,竭力团结全军

隋朝末年,天下纷扰,群雄并起各霸一方。镇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因为无法控制境内的局面,担心朝廷会治罪,便在太原起兵,与群雄争夺天下。公元617年,李渊高举义旗,所属州郡陆续响应,广大民众纷纷前来应募,很短的时间里就扩充了一万多人。李渊对所属将士不分贫富贵贱,统统以义士相称,使全军上下一心,和睦相处。

唐太祖李渊

公元617年7月,李渊亲率三万人马和众多将领向隋都长安进军。大军进到霍邑时,遇到隋将宋老生的顽强抵抗,当时又值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粮秣供应不上,同时又传来了突厥兵进攻太原的消息。李渊顾虑重重,打算回师太原。后来在李世民的坚持下收回了撤军命令。8月,天气晴朗,李渊率军一战取胜,斩杀宋老生,攻克霍邑。为向长安进军打通了道路。

李渊攻克霍邑,好似绝处逢生,欢喜异常。进入霍邑城后,立即下令各部评议军功,奖励义士。这时问题就出来了,有些军吏提出疑问说:“虽然军中不分贵贱统称义士,可是这义士里面有主有奴,有贫有富,包含着许多等级。奖励军功,主人和奴隶也能不加区别吗?”

这个问题使李渊十分为难,因为这个事情直接影响到内部关系的重大政策问题。他既觉得主奴不分不成体统,可是又有许多事实使他不便严格区分。

在李渊身边英勇作战、屡建战功的钱九陇和樊兴等人都是奴隶出身,能够埋没他们的功劳吗?李渊的女婿柴绍随军作战,他的家奴马三宝关中响应起义,已发展到数万之众,对马三宝也不能另眼看待呀。李渊的军中应募参军的以奴隶居多,而且作战大都十分英勇,如果在奖励军功中不能一视同仁,必将使他们心灰意冷,削弱部队的战斗力。(www.daowen.com)

李渊思潮起伏,权衡了利弊,毅然把盛行的等级观念暂时放在一边,他当众宣布说:“两军争战中,刀枪弓矢从不分贫富贵贱,为何论功行赏时却要有高低之分呢?必须一视同仁,论功行赏!”号令一出,全军上下无不雀跃欢腾。

由于李渊能够坚持贯彻一视同仁的政策,所以有些奴隶出身的人,因屡建战功而获得了很高的封赏。钱九陇后来升任为眉州刺史、巢国公,樊兴升任到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公,马三宝升任为左骁卫大将军。李渊的这种做法,不仅对唐朝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以后的一些王朝的建立树立了培育人才获得成功的典范。

【悟在当下】重真才实学,因势利导培养人才

李渊通过对各种人才尤其是下层人才的重用与培养,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以应有的奖励与荣誉,使得人人上进,尽全部努力来回报领导者的恩惠,这是领导者培养人才常用的方法之一。李渊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个案。

现在的领导者下面有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才来自四面八方,各有专长,需要领导者及时地去发现、引导、培育。这时候,出身、学历等不应再成为领导者的眼障。重视人才的实际能力,因势利导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这样的领导者也会是真正的成功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