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开审判的概念与意义-《民事诉讼法学》

公开审判的概念与意义-《民事诉讼法学》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公开审判的概念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活动,依法向群众、社会公开的制度。公开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确认了这一制度,坚持和完善公开审判制度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公开审判的意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的概念与意义-《民事诉讼法学》

(一)公开审判的概念

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活动,依法向群众、社会公开的制度。所谓向群众公开,即允许群众参加旁听案件审判过程。所谓向社会公开,即允许新闻报道,将案情公之于众。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不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律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一律公开进行。

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封建专制社会实行司法专横,审判多在秘密状态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公开审判取代了秘密审判。公开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确认了这一制度,坚持和完善公开审判制度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公开审判的意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公开审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不仅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而且还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方式,其意义在于:(www.daowen.com)

1.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公开审判将审判活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助于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其正确行使审判权,提高办案质量,公正处理民事纠纷

2.有利于促使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公开审判,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促使其如实陈述案情、如实作证,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公开审判使公众受到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广大群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从而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减少民事纠纷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