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永安红色记忆:奔袭解放永安城

永安红色记忆:奔袭解放永安城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尽早彻底消灭永安的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解放永安县城,部队一路马不停蹄,于25日晚抵达大田县,26日上午召开参战部队指挥员、均溪游击队和永安白区工作队负责人会议,听取永安相关情况汇报,研究解放永安的布署。随后他果断做出 “奔袭永安,解放永安城”的决定。部队经过27日一昼夜的强行军,28日上午10时到达永安西洋镇,傍晚进抵永安城郊的渔潭村。战斗至晚上11时许结束,永安宣告解放。

永安红色记忆:奔袭解放永安城

1950年1月27日,东方的第一缕曙光划破天际、刺破黑暗的时候,一支近三百人的队伍迎着刺骨寒气,急速行进在大田通往永安蜿蜒的简易公路上,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五官棱角分明,双眸炯炯有神,头戴红五星军帽,身穿黄色军装,二十六七岁英俊而帅气的青年军人。他们是奉命执行解放永安城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师直侦察连和二六一团三连,青年军人是他们的指挥员、师侦察科科长卓凤鸣。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苦心构筑的长江防线,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至10月,福建除东山岛外,仅有永安、三元两县仍为国民党顽固势力所控制。

据悉,当时盘踞在永安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主要有国民党专员高凯所属保安第六团王仁峰大队和永安县自卫营、大田县保安队一部、三元县自卫大队残部,人数在八百到一千人。其中,专署保安第六团王仁峰大队守东门内高地和燕江桥头及西山;大田县保安大队守南门一线高地;永安县自卫营驻守城内。他们利用职权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买枪买弹,壮大武装,妄图依靠所谓“坚固”城墙,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期盼永安早日得到解放。

1950年1月20日,卓凤鸣奉师长林乃清、政委王义勋命令,率领师直侦察连和二六一团三连,从泉州挥师南下向永安进军。为尽早彻底消灭永安的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解放永安县城,部队一路马不停蹄,于25日晚抵达大田县,26日上午召开参战部队指挥员、均溪游击队和永安白区工作队负责人会议,听取永安相关情况汇报,研究解放永安的布署。

敌众我寡,应该怎样打,在会上大家讨论异常激烈,大家都拿不定主意,最后纷纷把目光看向了卓凤鸣,等待他作出决定。对国民党残余在永安胡作非为行径深恶痛绝的卓凤鸣,结合大家的意见,对敌情作了一个粗略分析判断后,以坚毅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曾经同过生死的战友,大声说道:“虽敌众我寡,但敌人是杂牌武装、乌合之众。我军初到,敌人一时摸不清虚实,且我们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地方游击队的配合,有白区工作队同志和原国民党大田县县长起义作内应,只要我们有敢于胜利的决心,敢于一搏的勇气,胜利就一定是属于我们的。”随后他果断做出 “奔袭永安,解放永安城”的决定。

部队经过27日一昼夜的强行军,28日上午10时到达永安西洋镇,傍晚进抵永安城郊的渔潭村。为保证攻打永安城的胜利,部队在占领桂口电厂后,卓凤鸣迅速带领侦察班对永安城外围地形地貌和敌情作战前细致侦察,随后马上召开了各参战部队指挥员碰头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解放永安城战斗的总攻时间和部队的兵力分配、进攻路线等作出具体部署。(www.daowen.com)

当晚8时整,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长空,隐蔽在近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东、西、中三路发起了解放永安城的战斗。

在蒙胧的月色下,由卓凤鸣率领的以师侦察连为主的中路进攻部队,经石岭山落,迅速沿城边拿下南门,随后侦察连快速隐蔽进入南北大街,从新街突进,以一排跑步迂回插向国民党永安县政府后门,封敌逃跑路线;二排迅速进抵国民党永安县政府大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没费一枪一弹,占领县政府大门口的两个碉堡,与一排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包围了国民党永安县政府和第七行政区专员住宅。同时,为配合主力攻打县政府,箝制东门保安第六团王仁峰大队,三排在参谋周和根和侦察连指导员蒋鹏飞带领下,迅速穿越山间小路,向东门内高地逼近,后因部队在过东门石头小桥时被敌发现,率先交火接敌,双方互有伤亡,东门高地居高临下,地形对我军不利,而且我军只有一个排,敌我力量悬殊,突袭东门高地受阻。

“突袭东门内高地受阻。”卓凤鸣听到侦察员的报告后,迅速调整战斗部署,对县政府的围攻改为强攻,“擒贼先擒王”,他下令部队集中火力,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拿下县政府,活捉敌专员、县长,掌握主动权。霎时,“哒、哒哒、哒哒哒”的步枪声、冲锋枪声、机枪声响彻云霄,国民党永安县政府大院和各个通道遭到我军的猛烈攻击,敌人火力被强行压制。战士们毫无惧色,勇猛顽强,迅速接敌,敌人固守待援的幻想破灭。在解放军的“缴枪不杀!顽抗到底死路一条!”的一片喊杀声中,国民党永安县政府被我军攻破,永安专署专员高凯、永安县县长陈文孙、自卫队队长陈元进等官兵八十余人,纷纷举手缴械投降。这时,东门高地攻坚战还在顽强继续着,卓凤鸣随即命令高凯喊话,下令据守东门高地的保安团投降。东门高地之敌见县政府已被攻破,首脑被抓,人心惶惶,开始狼狈向东逃窜,我军乘势占领高地。

与此同时,由二六一团一营副营长丛积善率领的三连东路进攻部队,沿黄竹洋城东门外楔进,占领东门高地有利地形,围攻专署山边街陈邦文匪部,经激烈战斗,一众匪徒见势不妙,仓皇从后溪洋方向逃出永安县城。由顾怀鹏参谋带领的西路进攻部队,在攻占永安南门外东南高地后,从康乐新村(现茅坪村)沿东坡经永安中学(现永安一中)顺利攻占林森桥(即西门桥)和浮桥,切断敌西逃之路,钳制和消灭了敌保安团主力。

战斗至晚上11时许结束,永安宣告解放。这次战斗,共俘获、收编国民党军政人员一百二十余人,缴获轻机枪4挺,掷弹筒一具,步枪124支,短枪十余支,军用物资一批。逃到永安的原三元县长叶慈福被俘,逃到永安的原国民党大田县县长詹国鼎率所部八十余人在攻城战斗中起义,逃到永安的原国民党清流县县长陈人杰在战斗中投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