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峨眉山:沧海桑田的见证,多动物乐园

峨眉山:沧海桑田的见证,多动物乐园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峨眉山,坐落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峨眉山市境内。明代中叶道教日微,佛教渐盛;明崇祯时全山有僧侣约1700人,明、清之际,是峨眉山佛教的鼎盛时期,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峨眉山还是多种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时至今日,虽山中风物多有损毁,但古寺名刹均修葺一新,年年时节将至时,便见香客如龙,游人如雨,普贤道场香火不衰,盛况空前,这更为峨眉山增添了神奇的魅力!

峨眉山:沧海桑田的见证,多动物乐园

眉山,坐落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峨眉山市境内。峨眉山逶迤绵延百里,峰峦起伏,苍翠浓黛,云雾缭绕,清雅秀丽。古人曾经如此形容此山:“云鬟凝翠,鬟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后人将“蛾”改为“峨”,峨眉山遂因而得名,峨眉山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现游览地为大峨,学区面积154平方千米。关于这四座山巅,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西坡寺,有一天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在寺内小住,与寺内一和尚谈得投机,友情与日俱增。一天,画家要告别离去,欲向和尚留食宿费用,和尚坚辞不收。画家遂想起和尚爱画,于是提笔为和尚画了四幅画,每一幅上都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一幅的姑娘绿衣绿裙,头披白色纱巾;第二幅的红衣红裙,披绿色纱巾;第三幅的蓝衣蓝裙,披黄色纱巾;第四幅的黄衣黄裙,披红色纱巾。四位姑娘个个美若天仙,而古时称美女为娥眉,所以画家给四幅画取名为《娥眉四女图》。画家把画送给和尚,告诉他过七七四十九天后再拿出来挂。

画家走后,和尚每日拿着画把玩不已,最后终于提前把画挂在客堂里。一日,他从外面回来,见四个美女在屋中嬉笑。和尚觉得奇怪,又觉得她们似乎都很面熟,于是问她们:“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见是和尚回来了,也不回答,转而笑着往外跑。这时,和尚看到墙上四幅画中的美女都不见了,于是恍然大悟,跑出去追她们。三个姐姐跑得快,把四妹落在后面,回身看到妹妹已被和尚抓住了裙角,四妹大呼“救命”。三个姐姐见状骂和尚:“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没有听真切,只听得“不害羞”三字,误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就在她身旁依傍着她。而那痴心的和尚见姑娘变作山峰也不放弃,决意守在山旁,后来就死在那里,变成了瓷罗汉。后来,人们在那里修了个庙,就叫“瓷佛寺”。

这个故事也许算不得新颖别致,却为峨眉四峰平添几分灵性。静心冥想,似乎还能感到她们的笑声在山间萦绕,而山中的流云瀑布、奇花异木就真如仙女们的美艳衣裙。

其实峨眉山的形成,要追溯到6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期,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海底逐渐沉积了页岩、砂岩石灰岩层,海水变浅。到了4亿年前的奥陶纪后期,地壳运动将岩层推向海面,从而形成了峨眉山的雏形。此后,峨眉陆地又沉入海中,直到70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它才又升出海面。在上升过程中,岩层发生褶皱、变形、断裂,形成了峨眉断裂带,又经漫长的风雨剥蚀、岩层运动,才使峨眉山以其巍峨雄秀的风姿伫立在中国的西南大地。

可见,传说固然美丽,而这高拔峻秀的群山并非仙女立地成山那样瞬息而就,却经历了数亿年的沧海桑田!(www.daowen.com)

充满神秘色彩的峨眉山

峨眉山流云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主要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所以山上寺庙以供奉普贤为主。山上建筑创建于东汉,是道教庙宇;佛教是晋初传上山的,唐、宋时期,两教并存,寺庙宫观得到发展。明代中叶道教日微,佛教渐盛;明崇祯时全山有僧侣约1700人,明、清之际,是峨眉山佛教的鼎盛时期,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后来逐渐遭到破坏,民国时寺庙保存不及原来半数,现已将重要寺庙和园林修葺一新。

峨眉山还是多种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仅蝶类就有280多种,万年寺一带还可看到70多厘米长的罕见大蚯蚓。珍禽异兽有小熊猫、苏门羚、胡子蛙、岩鸽、白娴鸡等。最吸引人的当数峨眉山的猴子,洪椿坪、九老洞和洗象池一带的猴群,它们常到路边,向游人要吃的,尾追相随,甚至抢夺食物,拿到后就活蹦乱跳,人称“猴居士”。

峨眉山,承天地之滋养,沐日月之精华,钟万物之灵秀,古来聚仙聚佛,正所谓以佛名山,又以山名佛。时至今日,虽山中风物多有损毁,但古寺名刹均修葺一新,年年时节将至时,便见香客如龙,游人如雨,普贤道场香火不衰,盛况空前,这更为峨眉山增添了神奇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