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刘镜:邹鲁遗风的传说

刘镜:邹鲁遗风的传说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于1190年特来峰尾看望刘镜,民间传述记载“刘镜宴师”“贤人相会”之感人典故。这些时间节点上都十分吻合,惠安老县城也曾建祀“朱文公祠”“高深堂”“春风堂”等,原县衙明伦堂后的朱子祠主祀朱熹、配祀刘镜和张巽,每年春、秋仲月丁日享祭。峰尾钟德堂内也一直沿袭敬奉朱熹、刘镜大幅画像,将刘镜列为本宗祠族刊之先贤楷模以崇德报功,显亲荣祖。

刘镜:邹鲁遗风的传说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徽州府婺源县人(今江西婺源)。他继承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应“理在先,气在后”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东岳庙里悬挂有“天理良心,此地难瞒”大牌匾)他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且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而峰尾人刘镜是朱熹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刘镜的好友张巽(字子文,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早期从学于湖南岳麓书院山长、城南书院创办人张栻。张巽学归惠邑后,恳求好友刘镜引荐并同往武夷书院拜望,师从朱熹。同期还有晋江文人扬至、扬履正和永春人陈易等也由刘镜举荐师从朱熹;颇得朱子理学真传。尤其是刘镜、张巽两位好友又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一起在惠安城西之山中的“龙津陂之原”——刘镜的“鉴湖别墅”研讨、讲习朱熹之“闽学”,教授生徒,接续儒学道统,吸引了远近不少士子和坊巷士绅;其文化魅力是因为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是当时士子必读的课本。但因朱熹品格耿直而得罪权臣而受排挤,理学曾一度被斥为“伪学”,宋宁宗皇帝下诏不取“伪学”之士,导致晚年朱熹在建阳家中悲愤而逝。因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达到“致广大,尽精微”的境界,后来甚至连康熙皇帝也这样评价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扬教化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同样朱熹的徒弟刘镜和张巽为传播朱熹理学近乎忘我,当时刘镜不辞劳苦地经常往返于惠邑城西其“鉴湖别墅”和峰尾“尾山埕”故居,在家乡的各祠堂、家垫中点燃炬光,倾尽心力传教“朱子读法”。所以朱子理学在惠安及原“惠北”今泉港有广泛的基础影响。朱熹于1190年特来峰尾看望刘镜,民间传述记载“刘镜宴师”“贤人相会”之感人典故。朱熹于1200年三月初九日逝世,时隔二十年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始建东岳庙,并在东侧殿奉祀朱熹塑像,“神龛”上面高悬“邹鲁遗风”匾额。这些时间节点上都十分吻合,惠安老县城也曾建祀“朱文公祠”“高深堂”“春风堂”等,原县衙明伦堂后的朱子祠主祀朱熹、配祀刘镜和张巽,每年春、秋仲月丁日享祭。峰尾钟德堂内也一直沿袭敬奉朱熹、刘镜大幅画像,将刘镜列为本宗祠族刊之先贤楷模以崇德报功,显亲荣祖。并激励后昆奋志勉力为家族争光,以此凝聚人心、敦宗睦族。民间历史传述记载也有一定的史实,可以佐证峰尾为“朱子过化”之地。(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