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预防网络侵犯财产犯罪

大学生安全教育:预防网络侵犯财产犯罪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网络游戏中,侵犯游戏中虚拟财产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日益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并引发社会一系列不安定因素的违法犯罪类型,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网络虚拟财产”被定义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个人劳动、真实的财物付出和市场交易等手段获得的具有价值,并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其使用价值的电磁记录数据和服务。

大学生安全教育:预防网络侵犯财产犯罪

1.利用网络从事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形式

(1)从具体领域看,利用网络从事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电子商务领域内的侵犯财产行为。电子商务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而出现,这种方式与传统商务相比有着诸多优越性,因此一经出现就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脆弱性、秘密性和虚拟性使电子商务领域也出现了计算机犯罪的活动,并逐步威胁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将表现形式各异的电子商务危害行为分为针对商务信息系统的危害行为和以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为犯罪工具的危害行为两个基本类型。前者是以电子商务交易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为攻击对象,后者以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新颖性为掩护工具,以正常交易秩序为攻击对象。其中在以电子商务交易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作为攻击对象的危害行为中,涉及侵犯财产的行为主要有盗窃、欺诈和破坏三个方面。

第二,网络游戏中的侵犯财产行为。在网络游戏中,侵犯游戏中虚拟财产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日益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并引发社会一系列不安定因素的违法犯罪类型,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目前这类案件呈多发频发,也呈数额越来越大趋势。在国外一些网络游戏盛行的国家,已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侦查此事件。

第三,“网络虚拟财产”受到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被定义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个人劳动、真实的财物付出和市场交易等手段获得的具有价值,并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其使用价值的电磁记录数据和服务。不仅可以表现为网民、游戏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账号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宠物”“财产”等,还应该包括号码、账号、收费邮箱账号等。

(2)从利用网络从事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手段和目的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www.daowen.com)

第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欺骗他人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二,网络盗窃。计算机网络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利用网络作为手段或工具,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包括利用黑客手段盗取他人账号,窃取和套取密码进而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盗取银行存款账号、股票账号、网络银行账号和网络信用卡账号等。

第三,网络破坏行为。网络破坏行为通常是作为其他网络侵害行为的工具或结果行为存在,它并不要求以自己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并不将他人的电子资金财产占为己有,而是通过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擅自窥探、破坏电子数据,使正常的系统运行秩序、电子商务交易秩序被破坏。这类行为是网络安全的头号公敌,严重的计算机系统入侵行为,对国家重大军事政治资料、商业秘密会构成巨大威胁,会在电子商务领域对网络交易的安全和人们对网络交易的信心造成极大的破坏,必须加大防患。

2.预防网络侵犯财产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则

为了预防大学生产生网络侵犯财产违法犯罪行为,应对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坚持依法办事,依法治理。从我国新的立法实践和自2000年以来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的讨论和代表提议看,对于网络犯罪,我国也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依法保护之路,虽然立法尚不完善、不够健全,但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已显示了较强的打击力度。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