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变革为高等教育分流提供动力

经济变革为高等教育分流提供动力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及其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私立大学曾被一律取消。办学主体多样化必然会带来高校类型多样化,从而为高等教育分流多样化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变革为高等教育分流提供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及其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引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行业与部门之间的竞争,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激发了社会对知识与人才的需求。新行业的产生,技术结构的调整与劳动手段的变化,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分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起关键作用的高等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等学校采取多样化的分流模式培养人才。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市场经济固有的开放性、竞争性与多元性特征,必然对传统的大一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单一的办学模式产生全面的冲击,迫使高等学校加速自身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多种模式合理分流的格局由此逐步形成。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多样化模式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学靠政府,人才靠分配,社会其他主体无须关心教育,教育也不必关心社会其他主体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决定了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的发展,会自觉地关心与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分流活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与多渠道集资的投资体制必然形成,这就有利于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多样化模式的实施提供更为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私立大学曾被一律取消。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私立大学(民办高校)不断发展起来,到2003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73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各类注册学生100.40万人[1];2015年,民办普通高校734所(含独立学院275所),在校生610.90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813所,各类注册学生77.74万人[2]。办学主体多样化必然会带来高校类型多样化,从而为高等教育分流多样化发展提供动力。(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