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布依学研究成果展示:《六十甲子·五行纳音》译释与意义

布依学研究成果展示:《六十甲子·五行纳音》译释与意义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越文字《六十甲子·五行纳音》又称《干支·五行歌诀》。由此可见,用古越文字记载流传于民族民间的《六十甲子·五行纳音》,历史渊源非常古老而悠久,并且可经考证。因此,对古越文《六十甲子·五行纳音》的翻译、识读及进一步研究,有可能能为解决长期的学术纷争,提供线索和机遇,因而具有重大意义。

布依学研究成果展示:《六十甲子·五行纳音》译释与意义

(1)古越文字《六十甲子·五行纳音》又称《干支·五行歌诀》。壮—布依(仲家)古越文《六十甲子·五行纳音》广泛流行于民族民间,且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它包含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历法”“五行哲学”及“历算”,内涵丰富,并且是用古老的古越文字记载于民族民间摩文化典籍之中,因此对该文献进行抢救、整理、翻译、识读,并对其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极其重要,这将为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2)《六十甲子·五行纳音》是壮—布依(仲家)民族民间摩文化用古老的古越文字记载成的经典文献。据2011 年罗祖虞等人的国家课题研究认为,布依族古越文字、水族古水文字和壮族古骆越文字有相同、相近、相似的特点,同属壮侗语族,是同宗共祖、同源异流的姊妹文字,壮族的古骆越文字是其源、其宗、其祖,布依族古越文字、水族古水文字是流,同源异流。由此可见,用古越文字记载流传于民族民间的《六十甲子·五行纳音》,历史渊源非常古老而悠久,并且可经考证。因此,对它的翻译、识读及研究,对其追溯源流,探究其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3)古越文《六十甲子·五行纳音》中的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历法”及“五行哲学”,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精粹和重要组成部分。“六十甲子历法”在中华大地上,已被运用了数千年,“五行”是古人认识自然世界宇宙观,两者组合又形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历算”。在中华大地上,数百年来,对六十甲子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及五行哲理的历史渊源,存在着“外来说”及“本地说”之争,这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提倡“外来说”的学者中不乏科学家、大名家,如郭沫若等;提倡“本地说”的学者对来源于何时、何地、何族、何人等问题,众说纷纭,均无可靠可查之文献记载。因此,对古越文《六十甲子·五行纳音》的翻译、识读及进一步研究,有可能能为解决长期的学术纷争,提供线索和机遇,因而具有重大意义。(www.daowen.com)

致谢:在《六十甲子·五行纳音》译释过程中,曾得到布摩王开明、刘全才及罗祖虞教授的协助,深表谢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