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教三论的理论与实践:学科发展研讨会成果

高教三论的理论与实践:学科发展研讨会成果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学科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康相涛、学院党委书记程功鹏、副院长李明与动物科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动物科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院党总支书记程功鹏参会并发表了讲话,院长康相涛、副院长李明以动物科学系教师身份参加了研讨会。

高教三论的理论与实践:学科发展研讨会成果

三、学科发展研讨会

定期召开学科发展研讨会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统一学科发展思想,查找学科存在问题,制订学科发展战略,形成学科发展规划,制订学科发展措施,推行学科管理办法。因此,学科管理者应该定期组织学科发展研讨会。为了高质量地组织学科发展研讨会,每次必须事先明确主题,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现以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的学科发展研讨会为案例。

(一)学科发展研讨会准备

2011年畜牧学科科研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目的:为了传承优良学风,繁荣学术,发现学科建设中的问题,理清学科建设中集体和个人的发展思路,特组织此会议

要求:各位老师要认真对待,提前安排好时间,务必参加。

各位发言者要提前制作幻灯片。发言者要至少留出5min的讨论时间。

各位老师要严格按照会议主题进行讨论,发言简明扼要。

开会时间,手机置于振动状态;接听电话到室外。

时间:2012年1月6日14:30-16:30。

地点:学院会议室。

内容安排:

表1-5 畜牧学科各团队研究进展及学科建设汇报安排

(二)学科发展研讨会报道与总结

共享发展成果 共谋发展蓝图

——动物科学系成功举办2011年度学科发展研讨会

1月6日,动物科学系2011年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畜牧楼410举行。校学科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康相涛、学院党委书记程功鹏、副院长李明与动物科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系主任王成章教授主持。

会上,大家针对动物科学系各学科及教研组的发展与规划进行了充分讨论。田亚东、严学兵、尹清强、王志祥、任广志和林峰等分别介绍了各教研组的人员结构、研究方向、项目支持、取得的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高腾云教授对学科发展与研究方向做了科学分析,发表了精彩独到的见解。

校学科与发展规划处康相涛处长对此次会议做了充分准备,展示了其认真制作的幻灯片,对我院畜牧学科发展现状做了深入分析,通过数据清晰展现了本系学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对下一步学科发展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www.daowen.com)

最后,程功鹏对此次会议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动物科学系坚持自我加压,连续多年举办学科年会,加强总结交流,共同谋划发展思路,这种做法应该大力提倡。他希望动物科学系保持合作交流的好传统,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努力实现稳步快速发展;希望大家顾全大局,加强相互理解和包容,爱院如家,为构建和谐学院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学科发展研讨,也认识了学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某些研究选题偏离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特色不够明显。

个别团队缺乏稳定性,学术梯队的凝聚力较弱,若学科力量分散,同一学科的成员各自为战,这样就形不成一致的主攻目标,做不出大成果。

学科间交叉研究不足,学科新的生长点不多,要争取产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

本次研讨会在催人奋进、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学科发展年度研讨会总结

2010年12月18日,我院动物科学系举办了畜牧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论坛。动物科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院党总支书记程功鹏参会并发表了讲话,院长康相涛、副院长李明以动物科学系教师身份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畜牧学一级学科的定位与发展”充分交流意见,热烈讨论。

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有适度规模的教学科研团队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干大事、创大业的基础,单打独斗难以成就大事。建议在本学科现有的几个团队基础上,充分吸纳有关人员,形成大团队,营造共同创大业的氛围。经费充裕的老教师,有责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进步。同时,要求4个二级学科对自己在全国本学科中的地位有一个科学评估,找准自己在创建全国一流农业大学方面的差距,以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全国一流学科的目标。

2.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出大成果的前提条件。科技创新需要量的积累,只有沿着稳定的方向走下去,才能将研究不断深入。如果一个团队都能坚定不移地朝着一个稳定的方向走下去,肯定会出大的成果。会上,大家对康相涛的家禽研究团队、王成章的苜蓿研究团队和高腾云的牛研究团队等团队的经验及不足一一进行了分析,大家更加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

3.正确处理好压力和动力的关系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学科是大家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为学科的发展添砖添瓦。不少教师都感觉工作压力尤其是科研压力大。一些教师建议:可以每个教师都制定一个教学、科研的近期和远期规划,在科研方面发表论文、科研项目、成果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以科研团队为单位,由团队给每个人定指标。

会上,有些教师提出,应因人而宜,将老师划分不同类型,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开展工作,并提出以下建议:

1.第一、二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不能论资排辈,应根据个人科研业绩,实行竞争上岗,以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2.学科对每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要有具体的论文、项目、成果等方面的量化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作为招收研究生人数等方面的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年轻导师,要给以特殊政策。

3.目前,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档次要求过低,也是制约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畜牧学一级学科可以规定本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的层次,有条件的二级学科可以制订自己的具体标准。

4.建议学科每学期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把本年度学术方面的具体成果进行交流,并建立学科奖励机制。

5.建议每年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用具体的量化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