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探寻西安鼓乐的活化石!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探寻西安鼓乐的活化石!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西安鼓乐以其丰富的内容、庞大的乐队、众多的曲目、复杂的结构,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乃至世界民族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探寻西安鼓乐的活化石!

西安鼓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它特有的复杂曲体和乐汇、旋法及乐器配置形式,成为破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谜团的有力佐证;它大量的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它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西安鼓乐是宫廷音乐、唐代燕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融合体。西安鼓乐源于宫廷音乐,其结构、乐谱、曲名、乐器等又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经安史之乱流入民间,且为宗教音乐吸纳,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完整的大型音乐形式。

西安鼓乐以其丰富的内容、庞大的乐队、众多的曲目、复杂的结构,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乃至世界民族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传统的各种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谱式,以及保明代手抄的半字谱。(www.daowen.com)

西安鼓乐的演奏班社中,分为僧、道、俗3个流派,在演奏风格和技巧上各有千秋。道派鼓乐温文典雅,技巧较高;僧派鼓乐热烈、粗犷、富有生活气息;俗派比僧、道两派更多地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

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坐乐”是室内坐奏乐,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绞子、大梆子、手梆子、云锣等。曲调是固定的套曲,即“花鼓段坐乐全套”和“八拍鼓段坐乐全套”。“行乐”即在室外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社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用于祈雨、祭祀、朝拜、迎送等活动。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小吊锣、铰子、供锣、手梆子、方匣子等打击乐器和笛、管、笙若干。用高把鼓的叫高把子,风格温雅庄重;用单面鼓的叫乱八仙,风格活泼悠扬。

西安鼓乐目前保留乐谱约百册,曲目3000余首,曲名、曲牌1200多个,套曲40多部,现在常用的曲目有《鼓段子》《打扎子》《引令》《套词》《南词》《曲破》《杂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