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保存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保存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中各地流传的民间鼓舞和各种社火节目,都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风采和汉唐宫廷乐舞的痕迹。如民间流传的“狮子舞”,在唐代称其为“太平乐”即“五方狮子”。鼓已成为关中农村群众抒发感情歌颂幸福喜悦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依托和文化活动。民间鼓舞是关中广大农民喜爱的民间艺术活动,它长期扎根于民间、世代流传于群众,成为了关中地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保存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关中各地流传的民间鼓舞和各种社火节目,都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风采和汉唐宫廷乐舞的痕迹。如民间流传的“狮子舞”,在唐代称其为“太平乐”即“五方狮子”。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一诗中就曾写到“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做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这与当今民间流传的狮子舞具有相似性

此外,渭北各地流传的“地云云”“盒字灯”“莲花灯”等颇似唐代宫廷乐舞的遗韵。长安何家营、周至县南集贤的鼓乐颇似唐代的“坐部伎”。合阳的“五圆鼓”(俗称“打五圆”),颇具有唐代“大曲”的一些遗风。表演时一名鼓手同时在唢呐吹奏的烘托下敲击大小不同、音色各异的5面鼓,堪称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架子鼓”。其演奏的均属完整的套曲,如《老虎磨牙》《鸭子拌嘴》《狗撕咬》等,旋律轻松欢快、表演风趣幽默,具有盛唐的一些遗风。这是当地村民庆贺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民间锣鼓表演。唢呐艺人常被群众称之为“吹鼓手”,又戏称“龟子”,其实这是盛唐“龟兹”的误音,从而可以生动地说明盛唐“龟兹乐”在当今民间流传的影响。

宝鸡流传的“刁鼓”,更是关中鼓舞的奇特形式。鼓手扮丑相,在敲击“德行鼓”的过程中表演内容互不相关的5个节目,即“习鼓”“两不见面”“跷尿稍”“猴儿耍鼓”“鼓带锣”,突出了诙谐滑稽的喜剧特色。特别是鼓的摆置与众不同,颇似汉代建鼓舞的孑遗。

“乾州蚊龙转鼓”属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保存600多年的《梁氏族谱》佐证,乾县王村镇梁氏在第七代出了一个宦官梁忠,梁忠在朝廷的51年里学会了朝贺乐舞和转鼓艺术。梁忠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告老还乡,遂将鼓舞艺术带到民间,以王村镇为中心世代相传。鼓壁的周围饰有“蚊龙”图案,又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故被称为“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属大型民间广场鼓舞艺术,表演形式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站立两边,鼓只敲打,而不转舞;表演“转鼓”时,场面变形,指挥居中,号手站立两旁,多面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锣居中后排,钹分立左右两侧成月牙形。鼓手们边鼓边舞,举棰亮钹,东蹦西跳,左旋右转地变化“梅花形”“一字形”“月牙形”“五角形”等鼓阵,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www.daowen.com)

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的表演特点外,其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汹涌澎湃、跳跃舞姿优美动人,已积淀凝结出中华文化艺术遗产特征。

关中的民间鼓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特色鲜明,既有激越奔放、气势恢宏的大型表演;也有高雅、和谐、轻盈、欢快,流传于西安灞桥、蓝田等地的“细锣鼓”;同时也有流传于白水县具有喜剧风格的“扇子鼓”以及农村各地每逢春节群众自发的“敲锣鼓”。鼓已成为关中农村群众抒发感情歌颂幸福喜悦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依托和文化活动。每逢春节,许多农村都会将锣鼓摆在村中十字口,任村民尽情自发地玩耍敲击,常是你敲一会、我接打一阵,借助锣鼓尽情抒发各自的喜悦和欢乐。真可谓“村村有鼓声,击鼓心欢畅。你敲我也打,豪情斗志昂。鼓声震三秦,齐心奔小康。”

民间鼓舞是关中广大农民喜爱的民间艺术活动,它长期扎根于民间、世代流传于群众,成为了关中地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希望我们今后加强对民间鼓舞研究探讨,并作为关中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积极地加以开发创新利用,使关中鼓文化能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