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生态美学史:米克生态思想的代表著作

西方生态美学史:米克生态思想的代表著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米克在书中特别强调了第五种圈层人类圈的存在,并以人类文明为中心,讨论了人类圈在其他生态圈中的位置以及对其他圈层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反思并批判人类精神文化中的非生态方面。这是米克在NPR广播电台原创的内容稿,以随笔的形式展开,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但其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以上四个要点的展开,其实也伴随着米克生态审美实践的经验描述,零散而明亮地闪耀着其生态美学思想的光芒。

西方生态美学史:米克生态思想的代表著作

首先,关于《存活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以下简称为“存活的喜剧”)这部著作。前文已经提及,米克于1972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走向生态美学》被收入《存活的喜剧》一书中,考察这篇论文和这部著作的关系,可以视后者为前者的具体演绎,即米克的文学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是在其生态美学精神指导下,于具体文艺实践领域的一个批评演绎。这部著作成功地将文学批评和生态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生态学的视角,对悲剧和喜剧这两个经典的文学类型进行了生态阐释。在米克看来,悲剧主要涉及一对矛盾关系,即个体救赎与一种超自然高尚力量之间的矛盾;而喜剧则描绘了一种共同体(community)关系,即个体与自然由分而合的感性恢复过程。米克认为,喜剧精神并不像传统文学批评中所评价的那样,低于悲剧精神;相反,从文学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因为喜剧指涉了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幸福图景,并能够促使人们去重新追求亲和自然的美好生活和回归自然的纯净心灵,因而赋予了喜剧深刻的精神内涵。在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指导下,米克对喜剧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评价。

其次,关于《生命之圈—世界生态学导论》(以下简称为“生命之圈”)这部著作。这部著作最初是米克为亚大巴斯卡大学“世界生态学”课程所编写的补充教程,似乎是一本生态学的通识读物,全书介绍了四种传统地理学上的生态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知识的教程,它还涉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物质、精神的双层联系。米克在书中特别强调了第五种圈层人类圈的存在,并以人类文明为中心,讨论了人类圈在其他生态圈中的位置以及对其他圈层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反思并批判人类精神文化中的非生态方面。可见,这本著作溢出了传统生态科学的知识范围,涵盖了诸多生态哲学内容。该书虽未直接探讨生态美学的问题,但在论述人类精神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时,也牵涉很多关于人类的美好生活、纯净精神、敏锐感受力、灵动创造力的感性问题,这些都有助于从米克整体的生态视野去理解其生态美学思想。(www.daowen.com)

再次,关于《关注地球—浅谈人类生态学》(以下简称为“关注地球”)这部著作。这是米克在NPR广播电台原创的内容稿,以随笔的形式展开,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但其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米克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关注地球的四个要点:第一,思考。转变工业时代机械思维为有机的生态思维,从生态维度对现代工具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转而追求一种整体的生态思维,当然也包括生态审美思维,有意培养一颗对事物变化过程充满无限好奇的感性心灵。第二,记忆。重新唤起人类在自然史中与万物维持亲密关系的传说、故事,关注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内容和感性内容在自然史中的积淀。第三,关怀。这是一种感性体验和实践行动,米克认为对地球的关怀不应仅仅停留于理论思考,还要付诸实践,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展开双向的互惠管理,摒弃人对自然单向的暴力支配。第四,遵循。遵循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和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上四个要点的展开,其实也伴随着米克生态审美实践的经验描述,零散而明亮地闪耀着其生态美学思想的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