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时代产业转型:建设网络强国

网络时代产业转型:建设网络强国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鼓励企业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网络时代产业转型:建设网络强国

人类工业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承载着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为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当今世界步入信息时代,数字化成为世界各国技术创新的重点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互联网技术紧跟时代脚步,以其快速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受到各国重视,在各领域、各行业得到广泛运用,国家、企业、社会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互联网而存在。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不断冲击着传统制造业。对我国而言,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鼓励企业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产业结构不太合理。虽然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快速提高,但是距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第二产业中也存在重工业比重偏高的问题,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重工业,不仅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因其巨大的沉没成本而为重工业的高科技转型带来了挑战。第二,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尤其是一些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超过市场需求,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依然面临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系统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第三,制造水平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亟须加强。虽然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高端计算机、航空航天、高铁等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但依旧有很多“卡脖子” 技术。

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是科技创新,发展互联网技术,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2]信息化过程中,想要完成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转变,实现以技术集约化为趋势的产业结构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加持”。信息产业具有相关性,会产生明显的产业带动效果。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极大地改善了生产要素所需的投入比例、投入量、生产组织方式及经营发展模式等,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www.daowen.com)

<拓展阅读>

“互联网+”在加速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提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的34.8%,互联网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新技术催生了新产业,如新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数字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发出和在线教育、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等相关的应用程序,加快了数字技术应用增长幅度,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展现了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