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经济与经济结构:深度解析

网络经济与经济结构:深度解析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工业化社会,物质、能源、劳动力和资本构成是基本生产要素,网络经济的发展对这几种基本的经济生产要素均具有明显的节约作用。美国每亿美元产值消耗的钢材1970年为1.23万吨,1980年为0.42万吨,1985年下降到0.28万吨。1989年以后,尽管美国经济比1960年增长了2.5倍,但钢材的消耗量却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网络经济与经济结构:深度解析

4.3 网络经济与经济结构

4.3.1 网络经济与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

网络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经济功能。信息作为现代生产要素之一,与生产者、生产资料和技术与管理共同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基础。网络经济就是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结构,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强化管理、促进生产力系统运行的有序度(改变生产关系的内涵、提高上层建筑的素质以及增强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等方面来发挥其生产力功能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素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信息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相互结合的程度,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信息含量,并且使其他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利用效率。传统的生产力结构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把技术进步与管理等软要素引入生产力系统,大大丰富了生产力经济学。网络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使信息、管理、科技和知识变成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在所有这些要素中又充当联合体的传感器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管理和知识都包含着信息。因此,信息必然成为首要的生产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纷纷崛起,信息的生产和传输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征。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开始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在这些新型企业中,绝大多数员工已经知识化。他们掌握着大量先进的技术信息,操纵着最先进的设备,创造着巨大财富和文明,成为一代生产力的代表。总之,增加了信息含量的生产要素一旦进入生产过程,首先就会缩短劳动者对客体的认识及熟练过程,使生产要素以较快较准的状态进入生产运行体系,从生产过程的时效上表现与发挥其生产力能力功能。其次,可增强生产的有序性与安全系数及其带来的机会收益。再次,信息要素的投入还有助于引发对生产过程、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工艺等的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

(2)提高生产力系统的决策水平。网络技术可以加强生产力系统决策群的相互作用,引导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提高决策水平。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蕴含着不同的生产力,而在多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中选择最优的方式取决于生产者的决策水平。根据现代决策理论,科学决策的过程实际是信息接收—信息综合利用—制定决策的过程。信息的投入量越大,信息方法运用得越好,信息功能及其使用水平与利用率越高,对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多种设计就越充分,其决策选择也就越科学,形成的生产力也就越大。信息网络系统在这些方面有着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巨大进步,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普遍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对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进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为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发生了三个变化:第一,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第二,从内部信息管理向外部信息管理转变;第三,从分散化向网络化转变。信息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管理与决策产生了质的飞跃。

(3)改善企业组织。网络技术可以改变组织,使其向网络化、扁平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企业将从垂直命令与控制型的科层组织向以专家为主的信息网络型组织转化。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劳工供给、劳资关系民主管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微电子技术已使蓝领、白领工人的界线变得模糊,而且使得在电脑编程生产线上的工人和接近市场与消费者的营销、开发与设计人员所拥有的信息资料的重要性极大提高。这一发展必然冲击公司官僚阶层和各种纵向等级制度及其观念。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中间管理层日益成为多余,因为生产指令可以一步到位,就好像乐队指挥和乐师之间只需要乐谱和手势一样。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扁平化发展趋势。信息网络通过与生产管理者的相互作用,增强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间的可知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生产力系统运行的有序度。生产力系统是一个由若干生产要素在两两相互联系中构成的统一整体,而生产是通过一系列生产要素所共有的信息符号与信息流来维系的。充分、可靠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准确把握生产运行的推进与控制尺度,从而推动生产力系统正常、有序和高效的运行。

(4)促进生产资料的变革。网络技术给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在古代生产力时期,农民的劳动对象是土地和可再生的动植物,劳动工具是简陋的手工工具;在近代生产力时期,工人的劳动对象是矿山、金属等非再生资源,劳动工具是动力机器;现代生产力时期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取之不尽、用之弥增的再生型和增殖型信息资源,所使用的重要劳动工具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CA 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机器体系。这确实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进步,因为它使得人类有可能把大部分劳动的职能转交给机器,而人自己则可以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富于创造意义的工作。

在工业化社会,物质、能源、劳动力和资本构成是基本生产要素,网络经济的发展对这几种基本的经济生产要素均具有明显的节约作用。社会生产由物质、能源、体能和资本集约型向信息、科技和知识集约型转化。如果说,在工业社会里,主要是用物质能源和劳动资源生产商品的话,那么,在信息网络化社会里,则主要是用技术、知识和信息生产商品。用信息生产商品可以节约物质和能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本。

第一,信息可节约物质和能源。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可大大节约经济生产中物质和能源的使用与消耗。“轻薄短小”型产品不断取代“重厚长大”型的传统产品。谁生产产品的体积小、重量轻、质量高,谁就能占领市场,拥有更多的财富。由于大量信息的注入,新型产品不但更轻、更小、更坚固、更实用、更有效、更易于维修,而且大大节约了物质和能量的消耗。统计数据表明,信息化程度越高,物质能源的消耗就越低。

美国每亿美元产值消耗的钢材1970年为1.23万吨,1980年为0.42万吨,1985年下降到0.28万吨。1989年以后,尽管美国经济比1960年增长了2.5倍,但钢材的消耗量却减少了近三分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飞机、计算机、冰箱电视机的产量增长了3倍,而钢的消耗量只增加了40%,铜、铝、镍、锌等其他金属的消耗也呈现大幅降低的趋势。能源消耗的相对降低更为显著。从1977年到1986年,美国和日本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均降低了60%。法国、德国英国在1973—1981年的能耗也分别下降了11%、14.1%和1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能耗下降了20%,这相当于每年节省10亿吨石油

第二,信息可节约人力资源。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是信息节约人力资源的最好例证。以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机器人装配线为龙头,制造业的无人车间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各种型号的产品。更多地使用电脑一体化操作,导致了整个经济中的制造业生产与制造业就业相脱离。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结果是,蓝领工人就业人数的不断减少。人工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比较优势,同其他的竞争因素,如开发研究、运筹设计等相比,已经显得不再重要。

从1973年到1985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以不变价格计算)几乎增加了40%,但同期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却在不断减少,10年中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约减少了500万人。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曾谈论美国的“非工业化”问题,其实并不是美国的经济“非工业化”,而是美国的“劳动力”在“非工业化”。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在GNP中的比值一直是相对稳定的,大约占23%—24%左右。制造业人数的减少并没有导致就业总数的下降,相反,在1985年以前的12年中,美国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快,从1973年的8 200万增至1985年的11 000万,几乎增加了三分之一。只不过所增加的就业中,几乎全部是非制造业的工作,特别是非蓝领工人的工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工种的大量增加。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多,制造业劳工减少,服务业员工增多,这种趋势不只在美国,而且在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发生。根据专家估计,在2010年以前,欧美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制造业所雇用的劳工将不会超过当前发达国家农业部门劳工在就业总数中的比重,最多为10%。20世纪末,美国从事制造业的蓝领劳工人数为1 300万左右,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1%,到2010年这个数字可能不超过1 000万,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率将下降到8%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也将进一步下降到2%以下。这样,工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将下降到10%。

网络技术引发劳动结构的根本变化是将体力劳动减少到最小的程度,脑力劳动成为人类主要劳动,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脑力劳动的人员成为社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第三,信息可节约资本

信息替代资本主要体现在电子转账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普及上,以信用卡为载体的信用信息使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由货币媒介交换方式演变成信息(信用)交换方式。这一演变是继物物交换转变为货币媒介交换之后人类经济活动的又一次重要质变。金融业推广使用电子转账系统后,把货币流和票据流的资金运动变为信息流的运动,就可以大大减少在途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利用率,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

中国每年在途资金高达300多亿元。一方面是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却有大量资金往返流动,无法使用,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电子转账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使在途资金大为减少。据统计,美国用于周转的在途资金只有5亿美元左右,仅相当于中国的13%。由此不难看出信息节约资本的巨大潜力。深圳试行由银行通过转账系统代发职工工资的改革后,每月可吸收工资额20%左右的存款。按此比例推算,银行建立电子转账系统后,仅代发全国职工工资这一项业务活动,每年就可为国家吸收200多亿元资金。如果在全国主要城市实现银行信息网络化,开展多种信用服务,估计每年可为国家积累500亿元资金。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在途资金,更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据估计,信息若合理使用,可使生产效率提高40%—60%,人力费用降低15%—20%,生产周期缩短30%—70%,设计费用下降15%—30%,设备利用率提高200%—500%。如果考虑到网络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决策失误减少,那么,信息合理利用的资金节约效果就更为可观了。

4.3.2 网络经济与劳动结构的知识密集化(www.daowen.com)

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使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技术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脑力劳动相对体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知识和信息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就业人员。1975年,美国的知识产业就业人口已占到劳动就业人口的25.3%,为2 240万人,其中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信息传输等行业就业人员。目前70%以上的服务业就业人口中,有近40%是知识信息服务业就业人员,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2)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更多地需要智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美国制造业内部,技术密集部门就业人数占制造业就业人数比重,1960年为27%,1980年为33%;同期,资本密集型部门由29%降至28%;资源密集型部门由23%降至20%;劳动密集型部门由21%降至19%。1972年至1983年间,半导体、计算机、电信生物工程四个主要的信息技术部门的就业人数增长率高达37%。

(3)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使传统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技术知识武装自己。否则,他们就会因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而面临失业。传统产业的劳动结构也将向知识密集化发展。

(4)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发达国家出现了“工作在家”的新趋势。由于计算机网络已经连接到家庭,许多工作,如科研、教学、医疗、新闻,甚至连工厂中的工程师,都可以把过去必须在单位干的一部分工作放在家中进行。

4.3.3 网络经济与消费结构的调整

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居民消费支出部分大约占三分之二。因此,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整个经济结构有着重大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既受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也反映着信息网络的时代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住等生活费用开支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对精神生活方面和服务等方面的开支所占比重逐渐增大。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发达国家,反映居民消费金额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普遍下降到0.2左右。这就是说,用于吃的消费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家庭支出开始出现服务化、信息化趋势。据估计,美国个人消费结构中用于劳动方面的开支比重,1980年为47%,1981年为47.8%,1982年为49.4%,1983年为49.8%,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多少用于信息服务开支没有明显统计,但从家庭与企业、社会的信息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看,家庭消费的信息网络化是明显的。

(1)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渐为家庭所必需。据统计,美国拥有个人计算机的家庭已有2 000万,并且,目前仍在迅速增加,电话普及率在100%以上,电视机普及率为100%。

(2)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传输声音、图片、图像、数字等,提供日益增多的家庭服务,势必使家庭消费结构向信息网络化转移。过去,购物必须去商场,现在已经不必去了,只要在家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远距离的网络购物。

(3)网络医院、网络大学网络文化活动中心以及网络咨询服务等,都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革命。家庭不仅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服务,而且基本生活费用的开支,也将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实现。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投资结构向信息产业的倾斜,企业规模结构中,小企业作用的增强,区域经济结构中,小城镇面临发展机遇等都反映出经济结构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特点。

4.3.4 网络技术与资源配置的协调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关于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协调机制的讨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认识:(1)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最基本的协调机制。(2)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承担了局部范围内的协调功能。(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和某些领域内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政府应该对资源配置进行适当的协调和干预。这三种协调机制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但是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除了上述三种协调机制外,信息网络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第四种协调机制。如果把企业组织协调和政府组织协调归类为一种行政协调或组织协调的话,也可把信息网络称为第三种协调机制。

市场协调机制是在市场交易中自发进行的。行政协调则是根据自上而下的命令由上向下推动进行的。信息网络协调既不是市场中的自发调整,也不是纯粹依靠命令的推动调整,而是一种超越市场的、复数个决策机构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的相互协同式的调整。

从产业分工的角度进行考察,工业社会对经济效率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和分工的发展。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一贯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等同于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节约,将专业化的发展原因归结为市场范围的扩大。这就是所说的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如果在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与专业化相背离的趋向,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这种背离的趋向确实出现了。首先是企业的出现和纵向一体化的产生,科斯定理非常简练地证明了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尔后就是网络组织的形成。与企业组织相比,网络组织与斯密定理背离的程度更大。它说明,产业社会中的“产业分工”格局将向“产业综合”方向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分工专业化将被取消,而是从传统的“分立型的产业分工”向“链锁型的分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