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业的分类以及热门行业的分析

行业的分类以及热门行业的分析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行业结构主要按企、 事业单位和机关体以及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传统上, 中国将行业分为13个门类, 每个门类又分大、 中、 小共三个级别。据有关专家预测, 未来中国热门行业中技能化、 复合型实践人才将走俏。中国旅游人数达两亿人次, 旅游业从业人员2700万人, 是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较大的行业。

行业的分类以及热门行业的分析

(一) 行业分类

行业是根据生产单位所生产的物质或提供的服务的不同而划分的, 其揭示了就业者所在单位的性质。 中国的行业结构主要按企、 事业单位和机关体以及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来确定。 传统上, 中国将行业分为13个门类, 每个门类又分大、 中、 小共三个级别。 这13个门类介绍如下: 一是农、 林、 牧、 渔、 水利业; 二是工业; 三是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四是建筑业: 五是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业; 六是商业、 公共饮食业、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七是房地产管理、 公共事业、 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 八是卫生、 体育和福利事业; 九是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 十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十一是金融保险业; 十二是国家机关、 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十三是其他行业。

财富中国》 根据发达国家的行业界定与行业演变规则, 对中国的行业进行重新分类:一是机构组织; 二是农林牧渔; 三是医药卫生; 四是建筑建材: 五是冶金矿产: 六是石油化工: 七是水利水电; 八是交通运输; 九是信息产业; 十是机械机电; 十一是轻工食品;十二是服装纺织: 十三是专业服务: 十四是安全防护: 十五是环保绿化; 十六是旅游休闲;十七是办公文教; 十八是电子电工; 十九是玩具礼品; 二十是家居用品; 二十一是物资专材; 二十二是包装用品; 二十三是体育用品

(二) 热门行业分析

行业是否景气与热门将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据有关专家预测, 未来中国热门行业中技能化、 复合型实践人才将走俏。 机械专业、 电子类专业、 医药、 建筑工程等贴近百姓生活的专业将走俏人才市场。 随着服务产业的逐步升级, 加快发展新型现代服务产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信息服务行业、 文化传媒业、 旅游业、 金融业生物制药产业、 新材料产业、 房地产、 汽车制造业八大行业将是就业市场的热门行业。

1. 信息服务行业

21世纪, 发展最快的是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在中国, 信息服务业的历史已有20多年了。 但其人员数量还不多, 一些大城市咨询公司仅一两千家, 人员不足万人。 近年信息服务业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有迅速发展。 2014年,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运行态势良好,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 1—9月,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稳中趋缓, 实现业务收入26815亿元, 同比增长20.6%。 其中,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实现收入4785亿元, 同比增长24.6%, 增速继续保持在全行业首位, 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分别完成收入757、5551和2845亿元, 同比增长20.7%、20.2%和20.4%。 据估计, 未来我国信息服务的就业人员将达到700万~900万人。

(1) 展望未来, 在国家政策、 社会需求和产业资金等多方面有利因素的驱动下, 信息技术服务业将保持有力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成效逐步扩大, 产业得到了新的驱动力量和发展机会。 一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消费, 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社会组织形式, 带动数字内容、 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发展, 信息平台建设和对接需求大大增加; 二是随着以云计算、 移动互联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产业发展方向愈发明显。

(2) 由于该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必将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经过以中国电信分拆为主线的行业重组, 目前我国共有通信运营企业3家: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这一市场格局将能使该行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3) 就国际竞争来说, 该行业不具备跨国贸易性, 国际竞争只能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 目前, 我国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制程度很高, 跨国公司要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 估计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渐进过程, 而且也只能采取和国内现有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2. 文化传媒业

目前, 我国文化传媒业是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 从发展趋势上看, 也是一个高收入的弹性产业。 就现阶段而言, 文化传媒业还只能说处于发展的初期, 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能支持该产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传媒业虽然技术性和资金方面的进入门槛不高, 但行业的管制程度较高, 政策性的进入门槛较大, 因而, 该行业一般能得到较高而且比较稳定的收益。 目前, 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 但市场化是一个趋势,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我国企业将可能面临西方跨国公司越来越大的进入压力。 由于该产业的市场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 在其他世界各国, 文化传媒业都属于政府管制程度较高的产业, 因此, 在国内市场, 我国企业不会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3. 旅游业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业也日益兴旺和发达起来了。1997年, 中国旅游人数达7000万人次, 旅游收入800亿元。 旅游业的发展, 不但增加了中国非贸易外汇收入, 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友谊, 而且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开辟了新的就业门路, 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等都有积极作用。 据预测, 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者达9亿~10亿人次, 旅游业工作人员3.7亿人, 将创产值15亿美元。 中国旅游人数达两亿人次, 旅游业从业人员2700万人, 是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较大的行业。

(1) 旅游业是典型的高收入弹性的产业, 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在人们消费总额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大, 人们收入中的更多部分将投入旅游中。 因此, 一个国家一旦经济发展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和生存问题, 旅游业就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可以说,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结构下, 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 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因此, 目前的快速发展的势头仍将继续保持下去。

(2) 旅游市场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 属于区域内竞争性行业, 而且进入门槛也不高,因此, 国内旅游业一般不会面临外国竞争者或跨国公司的很大竞争压力。

(3) 旅游业虽然成长性非常好, 但由于进入门槛不高, 竞争比较激烈, 盈利水平一般不是很高, 但旅游业内部各子行业和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 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内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网络方面有明显优势的企业。

4. 金融业

金融业包括保险、 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业。 金融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收入的逐步增长, 金融业也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金融业的潜在市场很大, 该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www.daowen.com)

由于该行业的特点, 金融业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必将呈现出一种垄断竞争的格局,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政策性的进入门槛也比较高, 因而, 从整体上看, 金融业是一个盈利能力比较强的行业。

金融业的国际竞争是通过跨国金融企业的直接投资进行的, 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从总体上讲, 竞争力弱于西方的金融跨国公司。 但是, 我国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制程度较高(任何国家对该行业的管制都比一般竞争性产业要严格), 国外跨国金融企业要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 估计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渐进过程, 而且一般会采取和国内现有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金融业。

5. 生物制药产业

21世纪初, 中国将进一步发展医疗生物工程事业, 工作重点将逐步从预防医学转向保健医学的研究和普及。 据预测,21世纪末, 中国从事卫生医疗和保健医疗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开发的就业人数将达1200万人, 未来从业人数将增至1500万人。

医疗职业是指与疾病治疗、 预防有关的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 从事本行业的人员要经过正规院校的训练, 并在专家指导下取得经验。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并给予了越来越大的投入。 生物药物是由生命基本物质所制得的药物, 具有针对性强、 不良反应低、 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 尤其在治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如心脑血管病、 肿瘤及病毒疾患方面受到欢迎, 因而生物制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生物制药行业的技术含量高, 产品附加值非常大。 因此, 尽管该行业的国内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但是, 一个企业只要能成功地开发出新产品并被消费者所认可, 该企业就能获得很高的盈利水平。

(3) 就生物制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形势来看, 尽管从总体上看, 特别是在科研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我们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是, 应该说我国企业并没有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这样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 与国外产品相比, 我国生物药物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较低的价格有利于临床的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 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跨国直接投资, 政府对其都有严格的管制政策。

6.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一是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些新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来说, 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和资源的限制, 一些新材料有较大的优势。

新材料产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包括稀土、 磁性材料、 金刚石材料、 新能源材料、 特殊陶瓷材料、 光电子、 信息材料、 智能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行业。 这些行业除少数拥有资源垄断性之外, 大多数是竞争性行业, 尽管竞争比较激烈, 但由于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高, 产品附加值大, 因而大多数企业的盈利水平比较高。

对于设计范围广泛的新材料产业, 笔者认为, 有两类企业值得投资者关注: 一是在资源占有上有明显优势的企业; 二是技术开发上有明显优势的企业。

7. 房地产

房地产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 它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增长, 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 “晴雨表”。 201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 住宅需求逐渐回归理性, 商业市场过剩风险显现, 而城镇化人口聚集以及产业快速升级推动产业地产逐渐活跃, 产业地产俨然被各界看成一片新蓝海。

IMF2014年的报告数据显示, 房地产行业至少创造了14%的中国城镇就业岗位。 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 市场分工细化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房地产行业由设计、开发、 销售物业管理等部门组成, 由此衍生出营销代理、 装潢设计、 中介店铺、 贷款服务等行当, 分工越来越细, 职位越来越多。

8. 汽车制造业

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 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看, 我国即将进入一个对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 可以说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 而且, 这种潜在的市场正在逐步发展成现实的市场。

汽车工业已被明确为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已经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在世界范围来看, 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产业, 目前, 我国的汽车企业和一些跨国汽车公司比较, 比较弱小, 加入WTO以后我国汽车企业既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会。

在以上这些需求较热的行业中, 其岗位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从经济类型看, 国有经济单位、 集体经济单位、 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人员需求接近六成,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人员需求较多。 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主要增长点, 其人员需求占总需求的80%左右。 从行业结构看,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需求较多。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员需求居各行业之首, 信息业居第二位, 房地产居第三位。 此外,批发与零售业,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人员占总需求的3/4。 从地域分布看, 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需求较多; 城市近郊区城镇单位人员需求高于城区单位、 远郊区县城镇单位人员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