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投资述评
第五节 投资述评
1.创新推动风险投资发展
顺络电子是粤科集团在深圳地区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境外资本(港资)控股的第一个项目。粤科集团是纯国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受体制的制约,此前,基本不考虑境外资本控股的项目,由于深圳是计划单列市,也不会触及该地区。
自从成立了集团公司后,集团领导根据国有资产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锐意创新,更新观念和理念,打破地域的束缚,大胆将眼光投向国内创业最活跃的地区,充分注重创业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素质,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向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
顺络电子案例说明国有风险投资机构只要不断创新,敢于突破体制的障碍,同样具有生命力。
2.风险投资的“及时雨”的角色
2000年电子元器件行业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后,随着全球IT泡沫的逐渐破灭,2001年行业跌至低谷,电子元器件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全球的电子元器件厂商产能利用率仅维持在50%—60%之间,价格持续走低,跌幅较深,直至2002年,电子元器件行业才逐步企稳,产能利用率开始提高,但价格跌势依然。
粤科集团自2002年初已密切关注这一行业的发展并做了前期相关的研究工作,因此,当2002年10月,顺络电子面临扩产资金瓶颈,正式向粤科集团提出融资需求时,粤科集团迅速组织项目小组开展工作,并于当年12月底就通过了投资决议。
粤科集团的及时介入,为顺络电子调整产品结构和扩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着全球电子消费产品的升级换代,电子元器件行业逐渐复苏,2003年顺络电子不仅弥补了SARS带来的负面影响,销售业绩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
进入时机的选择,是风险投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粤科集团投资顺络电子的时间,在行业即将复苏的前期,这为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双赢提供了前提保证。
3.风险投资的“鞭策者”角色
在顺络电子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产品方向、购地建自有生产基地、股份制改造、进军资本市场等,无不倾注了风险投资股东的很大的心血。
对于顺络电子的管理和决策,粤科集团的决策者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法规的变化,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周期特点,在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逐步完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治理结构的同时,瞄准机会,敦促企业加快改制和上市进程,坚决地推动企业上市。
粤科集团从高层到普通项目经理,时刻关心顺络电子的健康发展,将从其他投资企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与顺络电子的管理层分享,尽可能减少前进中的弯路和障碍。
幼嫩的苗子长成了大树,离不开园丁辛勤的耕作。大树结了果实,也是园丁获得丰收的喜悦的时候。